前 言

  前 言

  周杰伦演唱会,李云迪作嘉宾,两人珠联璧合演绎了四手联弹——两个同样才华横溢的人,惺惺相惜,在交会时,互放的光芒,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惊艳了圈内圈外。写作课、写作,有没有可能“四手联弹”?

  我们的写作课多数是“四手联弹”的结果。我讲课,雷勇、高翔、高尔雅先后做我的助教;而课程训练,在创意写作者看来,是不存在师生的差别的,其实,在作品面前,大家都是学生,课上我们要求的不是灵光乍现式的吉光片羽之作,而是按照“程式”训练,学会模式写作、类型写作,学会工坊制下合作创作,也是“四手联弹”。

  所以,我们用四手联谈的方式,来写这本书。

  我们用了课堂实录的方式,就是想让它保持最原初的感觉,有现场感。我们希望抛砖引玉,希望我们的探索能给试图进入写作领域的学习者一点儿启发,一个可以照着走的路径。

  结构上,本书分为上篇和下篇两个部分。上篇相当于“热身运动”,意图帮助同学们树立信心,“人人都有可能成为作家”,从当下开始,就循序渐进,进入写作,做“作家”。下篇是“实战训练”,以教师自身的创作经历,辅以体系化的讲解与训练,展示一个剧本诞生的全过程。我们的这个编写体例,隐藏着这样一种一年:写作,并不神秘,我们需要它,我们享受它,我们完善它。

  在这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我们很谨慎地避免几种陷阱:其一,在展示案例时,教师尽可能要避免不经意间的自我炫技,比如说,原则上,不要把教师们经过多年摸索、写得非常圆熟的某些作品拿出来展示(炫耀),因为,这可能会让同学误会:写作必须要极高的天赋或者某种绝技。相反,我们会安排出一些篇幅,去展示同学们的作业,给予大家一定的鼓励——原来,经过训练,人人都有可能达到这样的“平均水平”;其二,在做理论总结或者提炼某些经验时,教师尽可能避免纸上谈兵、仅仅侃侃而谈某些经典案例成功的理由。通常,教师们会身体力行,将自身的创作稿、包括不成熟的某些样本,以及创作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大胆展示出来,与同学们分享。这需要勇气,同时,需要的还有——诚意。沈从文先生,当年在执教文学创作一类的课程时,他对于自己布置过的作业,包括让学生写小说、诗歌什么的,他自己都会身体力行,自己也来亲自写一遍。像这样优秀的前辈,冥冥之中,给予我们不断前行的勉励。沈从文在前,我们实验在后,也算是继承了中国的传统。

  最后,我们想说的是,这本书的目标读者,并不仅仅局限于有志于成为专业作家、专业编剧的同学,同时还包括有志于从事创意产业工作的创意人员,在我们看来,叙事技术是创意产业从业人员必备的基础职业技能之一。,另外,本书还适合:把“创意”视为一种生活方式的亲们,我们不仅仅是在教写作,其实,还是在教如何创造性地观察和理解生活,成为一个有故事,也会讲故事的“丰富的人”、“独一个的人”。

  “创意”绝不仅仅表现于文艺作品的创作或者产品设计等领域,而应当成为一种不甘于平庸的人们的生活哲学、生存状态。人生苦短,总共也就三万多天,如果我们愿意,我们是不是可以突破生命中的种种局限性,从而,把我们的生命经营得圆满、并且富于创造性——“创意写作”,本质上是在回答这个问题。

  本书的编撰出版,除了我的整理、谢彩的整理,还有上文提到的助教们的工作,还有很多同学的成果,他们的课堂讨论、课堂作业等也一并被编入了本书的各个章节,本书我在上海戏剧学院的两轮工作坊创作课的录音基础上,经过我、谢彩以各位助教的数轮编撰而成,但是,应该说这是集体的成果,除了上面提到的各位,其实,所有参加我们课程同学,都应该是本书的作者,和晓维、潘天、姜睁峥、吴宁月、马岱、毛诗嘉、刘琳琳、常悦、朱明艳、李钰婷、王颜、苏怡丹、赵若冰、陶熹、李宇航、李璟、喻梦泠等,他们的参与和讨论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他们中有部分后来参加了我在上海大学组织的工作坊,参加了剧本、小说创作项目,创作出了上线作品,他们才华让我感佩,当初一起写作上课的情景,常忆常新。

  此生能够拥有生命,拥有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力,这本身,就是一场奇迹,没有理由不好好珍惜。至于如何去珍惜,这本书,是我们师生的共同思考,也有颇显成效的训练,读者可以跟随一试。

  第三版上线,第一、第二版就下线了,感谢给第一、第二版提了很多好意见的小朋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