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许——海外之友

  有幸到日本一游,所见所闻确与以往认识的内容不尽相同。期间除了欣赏这里的自然与人文风光,最喜的便是和朋友们相聚,倾听他们的故事。

  都云海外游子福,谁解其中酸与苦。他们来到日本无不是举目无亲,赤手空拳地闯出一条活路,最后能够留下来的是那些学会流汗而非是流泪的朋友。

  接触以来,发觉他们的爱国热情尤其高涨。何以?从最粗浅的角度分析,身在他乡,有强大的祖国做后盾,腰杆才会站得笔直。

  年轻人聚在一起又开始讨论,话题范围广泛,论天论地,古今中外无所不及。畅谈多时,“唠叨不完”的依旧是期待祖国强大、建设得更加完善,只是谈到教育、医疗和法制方面均使他们有望而却步的胆怯,几位女生更是抱紧了自己的宝宝,一再皱眉不敢回国。

  说到回国,愤愤然,一位海外同学是满腔热血地感叹报国无门。另一年长学生则颇有看破世事之态,不禁送他一副对联:“上不能报效祖国,下不能为民除暴。”掐指一算,估计他最终也只能会郁郁而终,不免还要送他一横批“冤!冤!冤!”

  其实,像这位仁兄一样的愤青人士,当真比比皆是。啰嗦间,更表达了他们的希望,期盼咱们中国也能够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方法,已达自强和超越。眼看他们的惆怅和热忱,自己虽然思想境界尚属稚幼,但始终相信有识之士必有被赏识、发光之时,只好期盼他们能够厚积薄发,活好自己也能够报效世界和国家。

  另外也有个别的“亲日派”同学,从高中或初中便只身外境打拼,多也对另外的土壤培养了一定感情,口里句句是日本人的素质高、工业发达,提到几次回国经历更是让他们心寒,家里假货盛行,礼仪谦让荡然无存,更可怕的是因为环境污染严重,抬头几日竟然连片蓝天都看不到。听他们这么一说,不想自己多年来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其实,自己一介寒生,又是名女子,不便反驳,但是当真不认同他们的观点,自己从小学读到博士,无不是在祖国的怀抱;国内,周边的同学、朋友也并非是他们口里弄虚作假、自私自利的低劣之士,为了学业及科研是费心竭力,不敢有丝毫偷懒;有志愿者或义工活动时也是拍拍胸脯,当仁不让。咱们国家的发展虽有不足,可总在进步,与其批判,不如尽微薄之力为国添彩。

  聚会结束,大家依旧要辛苦地学习、工作,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各有各的不易。只是在自己看来他们更加不容易,举目无亲是何等境界,虽然在国人看来他们活得风光,轻而易举地便买到豪车,其实不然,那里买汽车如国人买自行车一般。然而,生存却不仅仅是买车买房。

  走之前,再次祝福他们。

  雨

  2012.07

评论
  • 钥悦媛媛 作者

    《家乡》——《师恩》里记录的是自己童年恩师,一直想刻写颜老师的形象,落笔时,记忆里却只剩下几个片段。 小时候受伤后用了三年时间我才可以和正常孩子一样站立行走,庆幸那三年能够遇到颜老师。她总讲我是个心思敏感而细腻的孩子,若没有她三年呵护,怕是自己会躲在角落里哭啼自卑地长大。


  • 为什么不特批家长跟下病危通知的孩子在一起呢,会不会真的有起死回生的意外疗效?见国外媒体时有报道过类似事件。


    钥悦媛媛 作者

    回复 @格是格非: 希望将来可以,但除了医生、医院设施改善,患者家属也需要提高医学常识的认识和谦虚态度,否则不利于起到关怀和心理护理的作用,反而会影响治疗。


  • 作品很不错,已好评,欢迎回访给个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