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两人都是二婚,但晓伟他们家还是很重视的。几天后,按照农村的习俗,晓伟的妈妈选了个好日子,知会了小丽的父母后,在刘文利两口子的陪同下到小丽他们家商量婚礼的事儿。
“老头子,你说这彩礼咱还要吗?”一接到晓伟母亲和刘文利他们要来的信儿后,小丽的父母开始合计起来。
“多少的要一点儿吧!要不咱面子上过不去,他们家脸上也挂不住啊!”小丽的父亲点着一根烟,把身子靠在间壁子(东北方言,意即正屋与厨房之间的墙壁)上说。
“那倒也是!那要多少合适啊?”小丽的母亲一边收拾着屋子一边问。
“看他给多少吧!最少不能低于五千吧?!”小丽的父亲掸了一下烟灰说。
“哦!可他那个家庭……”小丽的母亲犹豫着。
“要啥要,不嫌磕碜(丢人)啊!卖姑娘呢!人家可是救了你姑娘的命啊!不怕说出去让人家笑话你们就要!”小丽从厨房一步迈进屋里截断了母亲的话,两眼盯着父亲说。
“这孩子,咋说话呢这是?!”小丽的母亲拽了小丽一把说。
“反正告诉你们,敢要钱我就拿着我的东西自己上他家去过,别逼我!”小丽也不知哪里来的坚决,定定地说。
“这丫头,真是翅膀硬了!随便你,这总行了吧!还没嫁过去呢,这心就长了毛了,赶紧的嫁走,别烦我!”小丽的父亲吐了一口烟,笑着说。
其实,从内心里他也是不愿意收晓伟他们家钱的。他倒是觉得只要对自己闺女好,什么钱不钱的!不光不要,自己还得帮帮他们呢!
“你们爷俩儿,就搁这儿掐吧!就我一个人儿苯,老被你们俩画圈儿耍着玩儿!干活去!”小丽的母亲笑着进了厨房。
“水开了,快点儿下地杀鸡去!”她复转回来冲小丽的父亲喊道。
“好,好!”小丽的父亲忙从炕上下来,穿好鞋接过老伴儿递过来的菜刀出了屋。
“你个丫头,就是主意正!”小丽的母亲回头再小丽的额头上轻轻杵了一下说。
“哼嗯,疼死了!”小丽嘟起嘴巴,笑着抱住母亲的胳膊去了厨房。
一家人正忙活着的时候,刘半仙儿两口子拎着两条大鲤鱼来了。
“忙活咋样了?”一进院,刘半仙儿就问小丽的父亲。
“差不多了,就等你这鱼了!”其时,小丽的父亲正杀第二只鸡。听到声音,他抬起头说。
“哦,马上就收拾!收拾早了就不新鲜了!”刘半仙儿和老伴儿边说边进了屋。
进屋脱了外套,这两口子也没休息,直接就进了厨房开始忙活起来。
“啥?不收彩礼?!我就说么,咱可不能做那样的事儿!怎么样,我说的没错吧?!”刘半仙儿的老伴冲刘半仙儿说。
“哎呀,还得是咱们家孩子识大体啊!”刘半仙儿不由地称赞起来。
“可不?!我和他爸还合计要多少合适呢,这丫头上来就跟我俩急了!”小丽的母亲不无称赞地说。
小丽羞红了脸,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刘文利两口子和晓伟他们娘仨坐着刘文利的车在临近中午的时候到了小丽他们家。车上有给小丽父母买的水果和营养品。几个人下了车,还没进院,小丽的父母就迎了出来。
“带了,快进屋!”小丽的母亲走到大门口,忙往里让着。
“哎呦!这院子收拾的可真利索!”晓伟的母亲看了看院子说。
“利索啥呀?!也就那么回事儿吧!”小丽的母亲嘴上这么说,心里可是美滋滋的。
“叫爷爷、奶奶!”晓伟把孩子从车上领下来,指着小丽的父母对孩子说。
“还叫啥爷爷、奶奶啊?叫姥姥、姥爷!”刘文利的老婆捅了晓伟一下笑着说。
“姥姥、姥爷!”孩子很是懂事地叫了一声。
“哈哈-----”大伙儿不由地大笑起来。
“哎-----!这孩子,真懂事儿!”小丽的母亲高兴地应着,俯下身子拉起了孩子的小手:“走,进屋,给你拿好吃的!”
“快进屋,进屋!”小丽的父亲忙侧身往屋里让。
“好,好!”刘文利两口子和晓伟返身从车上拿下水果和礼品。
“哎呀,买这么多东西干啥?!”小丽的父亲笑呵呵地从刘文利的手里接过一袋水果在前头引路往屋里走去。
快走到门口的时候,小丽推门迎了出来。
“婶儿!”小丽红着脸侧身倚住门,把门口闪开。
“还叫婶儿,叫妈!”刘文利的老婆笑着喊了一声。
“哈哈哈,你可真能闹!”晓伟的母亲笑着给小丽解了围。
“就你嘴快!”小丽瞪了刘文利的媳妇一眼嗔怪道。
“哈哈哈-----”大家伙儿都笑了起来。
“阿姨!”晓伟的女儿抬头冲小丽叫了一声。
“叫妈妈!”刘文利的媳妇在后面冲孩子说。
孩子有点发蒙地看看刘文利的媳妇又看看小丽,不知该如何是好。
“走,咱进屋!叫他们年轻人闹去吧!”小丽的母亲边说边拽着晓伟母亲的手走在前面进了屋。
“走-----,走!”小丽的父亲让着刘文利。
“都一样,你先走就是!”刘文利推着他先进了屋。
“哎呦,我也得快点儿!别叫你们给算计喽!”刘文利的媳妇边说边紧走几步进了屋。
“叫你胡说!”小丽故意伸手拍了一下她的屁股。
“哈哈------!”刘文利的老婆笑着回头看了他们一眼,故意的眨了眨眼,看着小丽又指了指晓伟。
“等着吧你!”小丽红了脸,故意狠狠地笑着说。
“你先走吧!”小丽拉起孩子的手,给满手拎着东西的晓伟让了路。
“哎!”晓伟欠身进了屋。
小丽这才拉着孩子进了屋,并随手关上了屋门。
“来了!”里屋,刘半仙儿两口子热情地招呼着。
“快坐下,喝点水儿!”刘半仙儿的老婆边招呼着大伙儿坐边给大家伙儿倒茶水。
这是一间近30平方米的屋子。北面靠墙窗户下面是一铺大炕,炕梢靠东山墙是一个炕柜,里面整整齐齐的放着被褥。接近木色的一组家具北贴炕沿儿南靠南墙立在那里,家具居中的位置放着一台彩电。南窗底下放着一组长沙发,沙发前面有一个整洁的白色茶几,茶几上放着洗好的两盘水果;西墙从门到炕沿儿整整齐齐的摆着四个凳子。
“好了,我来我来!”刚进屋的小丽忙抢过茶壶一一的把茶盘里的水杯一一倒满。刚要端给大伙儿,放好东西的晓伟忙上前来给大家端水。
“有眼力价儿!”刘文利的老婆笑着夸赞晓伟。
晓伟笑了笑,先把水端给了小丽的父亲。
“行,知道先把老丈人哄好!”刘文利接过话茬说。
“那,这杯给你,赶紧把嘴堵上!”小丽端了一杯茶水放在刘文利面前的茶几上。
“好,好,不让说就不说了!”刘文利笑着端起了茶水。
“喝水,喝水!”小丽的母亲让着晓伟的母亲。
“哎,你也喝!”晓伟的母亲端起杯来让了一下,呷了一口又放下。
“这家叫你收拾的,真干净啊!”小丽的母亲不由地赞叹道。
“可不,赶上宾馆干净了都!”刘文利的媳妇不失时机地补上一句。
“呵呵-----,你可真会说,哪有啊!都是我姑娘收拾的!”小丽的母亲不无骄傲地说。
“哟-----,真是个好媳妇儿呀!”刘文利的老婆打趣道。
“走,我去给你拿好吃的去!”小丽红着脸笑着领着孩子去了西屋。
“呦-----,我该炖鱼了!”刘半仙儿拾趣地站起来,喝干了杯里的茶水。
“我得看看锅里的鸡去!”刘半仙儿的老婆也趁机跟着老伴儿进了厨房。
“不着急!”小丽的母亲很不好意思地喊了一声。
“我去看看孩子!”晓伟起身去了西屋。
屋子里立时静了下来。
“前几天我找人给看了个日子,下个月初八挺好的。孩子也都老大不小了,让他们早点儿把事儿办了,咱们就都了了心事儿了!你们看怎么样?”晓伟的母亲试探性地看着小丽的母亲问。
“行啊!早办完早利索!这眼瞅着就要种地了,到农忙的时候了!”小丽的父亲很是爽快地说。
“行,咋办咋好!”小丽的母亲笑着说。
“那就这么定了!我们回去就准备!”晓伟的母亲说。
“那彩礼呢,你们看给多少合适?”刘文利接过话茬问小丽的父母。
“这个就不要了!今天早上小丽还为这个事儿跟我和她妈急呢!她说了要是我们敢收,她就卷铺盖卷儿走人!这丫头人还没走,心可早就走喽!”小丽的爸爸笑着说。
“那可不行!多了我们拿不出来,壹万块钱我们还是能拿出来的!你们养活孩子也不容易,哪儿能就这么跟了我们?!”晓伟的母亲坚决地说。
“不要就是不要!把那钱留着给他们办事儿用!再说这以后过日子哪儿地方能离开钱啊?这眼瞅着就要农忙了,种子化肥农药的得不少钱呢!”小丽的母亲很是知情达理地说。
“我看你们就别争纠了!这叔婶儿也是好意,就把钱留着给他们过日子用!以后就叫晓伟他们两口子时常回来看看,这比什么都强!”刘文利的媳妇儿干脆利落地说。
“就是,就你们家那情况,上有老下有小的,多难哪?那钱哪儿能那么容易就掏出来?!我们也不是那较劲的人,以后对小丽好一点儿比啥都强!什么钱不钱的,有啥用啊?钱再多不是也有花了的时候?!”小丽的父亲挺直了腰板儿说。
“是,是!这不用你们说,我们也得对小丽好!可是我这心里总觉得不是那么回事儿!”晓伟的母亲红了眼圈。
“哎-----,都是那不差事儿的人哪!没啥说得了,我看大家伙儿刚才说的都对。就这么着吧!这以后让这小两口儿多回来看看,合适的时候呢,你们老两口儿也别搁这儿了,都搬过去一起住,也好有着照应。这小两口儿都挺孝顺,你们这以后的日子呀,保准儿差不了!”刘文利看他们都很坚持,忙发话打破了这个僵局。
“就是,就这么地吧!你们就是好人家遇上好人家----好上加好了,这事儿就别争纠了!”刘文利的媳妇儿站起来打起了圆场。
“行,那就按你们的意思办!你们要是不收彩礼,东西就不用陪送了,我们买了放这儿,结婚那天再拉过去!”晓伟的母亲终于吐了口儿,但随即踢了另一个条件。
“那哪儿行,我们就这一个孩子,送多送少的那是我们老两口儿自己的事儿,这个你就别操心了!”小丽的父亲吐了一口烟说。
“那可不行,这彩礼不要,你们还给陪送,这好事儿不都是我们的了!哪能好事儿光往一家跑啊?!”晓伟的母亲倔强地说。
“怎么就不行?你也不容易,一个人操持这个家!算算年龄和我们俩也差不了多少吧,我们都清手离脚(东北方言,意思是没什么负担)的了,你看看你还那么累呢!别争了,就按我们说的办!这个事儿咱就不用商量,我也不跟你客气了!”小丽的父亲不容置疑地说。
“这-----!”晓伟的母亲很是不安起来。
“行了,我看你们再争也争不出什么道道来!都互相让,这样的好亲家还有啥说的,就一块儿把婚事儿办好就行了!”刘文利快嘴快语的说。
两家人都笑了,谁也不再争执了。
定好的日子很快就来了。结婚这天,晓伟用三台轿车一辆大客车把小丽和娘家客人接到了自己的家里。此时的婚房早已装饰一新,里面的家具也已经倒到了晓伟母亲和姥姥住着的东屋,晓伟屋子里又买了新的。并且新做了被褥,新换了碗筷和其他生活用品。以前的结婚用的东西都被晓伟的母亲全盘接收用了起来。之所以换新的,主要是晓伟的母亲怕小丽心里不舒坦。按照她的说法,新人嘛,就得用新的!
屋子里的变化,小丽是看得出的!她知道这是婆婆真心的待自己好。她也在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对婆婆好!
小丽的父母也没有亏待她,送了洗衣机、电冰箱还有电饭锅和电磁炉。小丽知道父亲好面子,不想让自己寒酸的嫁出去。原来她并不觉得有什么,可一坐进婚车里,她的眼泪还是忍不住流了下来。特别是当她看到母亲在院子里抹眼泪,父亲转身走进屋里的时候,她的心里一下子就被掏空了。她在那一瞬间突然发现自己的父母已经不再那么年轻了,母亲的鬓角已经白了许多,而父亲的被竟然驼了,这是之前她不曾注意到的。上一次穿上婚纱坐进车里的时候,自己还没有这么注意,这一次也不知怎地就留了神,就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哭的一塌糊涂。
晓伟紧攥着她的手,递给她手绢,轻声说:“好了,哭化了妆就难看了!我们常回来看看就有了!”
“难看就难看,呜-----!”小丽哭的更凶了。晓伟无奈地把她搂在怀里。
还没来得及看!作者是我熟悉的朋友!人品见书品!相信一定会不错的!
还是比较喜欢这部小说,真心不错!加油!
回复 @晓梦: 谢谢
永远支持
回复 @枫叶郎中: 谢谢
写的真好,已好评,请有时间回访下《海螺里的天空》,给予好评,请多指教啦!
回复 @心悦: 谢谢支持,一定回访拜读!
回复 @老春: 感谢来访与支持!
作品很好,支持,有时间请回访我的两部作品
回复 @妖果果: 谢谢支持,一定会回访拜读!
自己家乡的生活,描绘的淋漓尽致,细致入微!
回复 @阳光之颠: 谢谢!
作品很不错,已好评,欢迎回访给个好评
回复 @易先生: 谢谢支持,一定回访拜读!
写得真好,已好评点赞,欢迎回访支持《写给时间的有效信》。
回复 @穆紫: 谢谢,一定回访拜读!
真实生动,为你点赞!若有空闲,也请关注拙作借道汉堡哦!谢谢!
回复 @孟梦: 谢谢,一定回访拜读!
文笔不错哦,写的很真实,已点赞,有时间的话回访一下我的作品,一起学习一下!
回复 @陌路逢君: 谢谢支持!一定回访,加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