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人朋友——法蒂玛

  只身在地球的另一边,最高兴的事之一就是结识了不少非洲朋友,其中最特别的就要数法蒂玛一家了。

  她的名气已经达到了在这十几、二十年内,凡是到过塞达特的中国医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程度,据这里援摩时间最长的老队员说,14年前他第一次来塞达特时就认识了这一家。记得我第一次知道有这么一个人还是在出发前在“中国医疗队援外50周年”庆典上播放的纪念片中就看到了她的身影,法蒂玛对中国医生的影响力有多大可想而知,她是每一个援塞达特中国医生最贴心的老朋友,也是每个人回忆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章节。

  法蒂玛一家属于家底殷实的富裕之家,她能说会干,家里家外一把手,相比之下丈夫拉罕倒是腼腆少语的多。法蒂玛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据说都是中国医生手里接生的,丈夫拉罕这几年还当上了乡长。别以为有钱有势就会高高在上,法蒂玛和她丈夫可是极度热心的人,我们三天两头地可以看到他们带着乡里乡亲来医院看病,跑前跑后就像领着自己的家人,每每问起他们总说是“Ami”(朋友),即使半夜出诊也常常能碰上。每次看到中国医生,法蒂玛标志性的熊抱和爽朗的笑声,以及一阵热烈的贴脸问候总是让人感觉无比亲切。才到塞达特的第一天,法蒂玛和她丈夫就送来了亲手制作的摩式点心和薄荷茶来迎接我们,在新老队员聚餐那晚还送来了她的拿手菜,摩洛哥著名的美食——Cuoscuos和Tarjin,欢送老队员的那天,他们一家也专程赶来驻地和他们一一告别,可见中国医生在他们一家的心目中有多重要了,怪不得老队员会说,把这家人的友谊传承下去也是新老交接的任务之一。

  第一次近距离感受这家人的热情和友情是2014年11月26日,这也是我们第一次走进摩人的家。法蒂玛请我们全队去她家做客,不仅做了许多极具地方特色的美食来款待我们,事先得知了那天是我们其中一名队员的生日,她还准备了一个大蛋糕和生日礼物;点起蜡烛,当用中、法、阿拉伯三种语言唱起生日歌时,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能感受到友谊无国界。因为一直与中国医生打交道,法蒂玛早已熟悉了中国人的语言表达、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所以哪怕你法语不怎么样,蹦几个单词、一个动作她就能心领神会,我们平时有什么事要她帮忙她总是毫不含糊,丝毫没有摩人做事拖拉、不靠谱的作风,当然她一家有什么头疼脑热或是常常带些病人需要看医生,她也总是第一时间找中国医疗队,因为在她心里中国医生就是最好的。

  在我眼里,摩洛哥人绝大多数都很淳朴、善良和热情,医院的医生护士,甚至保安、清洁工都成了我的朋友,也许他们在我的生命中都只是匆匆过客,但两年里能在异国他乡交到这些摩人朋友也是我的福气,每个人都会让我记得一辈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