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古句’》

  下班路上,饥肠辘辘,原想回家煮泡面,速效省力,恰看到路边一小店铺卖凉菜,只是这家店铺仅一菜板加之一狭小的玻璃橱柜,陈列几盆凉菜和剩下不多的猪头肉,露出几份凄楚;然而再往里瞅,屋内却是简朴异常,对于洁癖的自己无法容忍里面的杂乱。但眼瞧着老人面容和蔼,也想到他或许生活艰辛,便买了一些。一大盘的荤菜仅12元,口味色泽俱佳。想这12元,在品牌的凉菜店却是买不够一顿饭食。这老人的成本钱较之品牌店怕是不低,薄利却未必多销。

  如此收入,万一生起病,根本是无力支撑。医生做久了,算是职业病吧。

  另一方面,也不由地想到,用劳作和这些生鲜牲畜换来的收益,远远低于搜刮土地、资源、娱乐所获钱财。不知是商品经济使然,亦或者仅是恰当的分配不平。较之过往的历史,少了些残忍,却也不免多了些隐晦含蓄。

  不由地想到古人创造的文字:“甘露时雨,不私一物” 。古人用自然之景、天然之态,细细阐述这公平公允之意涵,确实意味深长,久品方识韵。万物复苏、繁荣生机,正在于这不偏不倚的公允,方可造就一方绿洲昌盛。

  思绪繁杂,许是因为更加心疼这些牲畜吧,太过便宜,已然让人无法联想到它们也是活于这世上的生物,时有浪费得如纸张碎屑一般。

  ——2015.10-2016.1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