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吴小冮长篇小说《苗曲》

  浅析吴小冮长篇小说《苗曲》

  萧尊凡

  摘 要:《苗曲》是一面镜子,是一部对本民族精神气度的挖掘与呈现。这也是一部苗族史诗。让我们看到了湘西南苗族同胞“过去式”的生活画巻,

  关键词:吴小江;小说;苗族同胞的赞歌

  《苗曲》是一面镜子,是一部对本民族精神气度的挖掘与呈现。这也是一部苗族史诗。让我们看到了湘西南苗族同胞“过去式”的生活画巻,我们为之震撼,为之自豪。读毕《苗曲》,受益匪浅,择其至要,略谈二、三,乃抛砖引玉,期待同仁高见。

  一:苗俗纷呈,彰显灿烂的苗族文化:

  苗俗精彩纷呈,我尤其喜欢苗族青年男女婚前的对歌,且看小说中我父母恋爱中的对歌:

  隔溪看见妹踏青,一无言语二无声; 丢块石子试深浅,唱支山歌博妹心。

  我父亲那清亮圆滑,婉转动听的歌声,直往我母亲耳朵里灌,我母亲听了很满意,她停住了脚步,等父亲的歌声刚落音,马上清了清嗓子接了腔。她唱道:

  高山顶上一片青,哥唱山歌妹接音;不唱山脚无心竹,要唱山上绕树藤。

  男的唱得坦诚,女的唱的有情有义。

  父亲唱:

  哥是路边一树梅,无人经营无人栽;妹要移到屋后园,免得路边风吹坏。

  这是希望女方接受自己的示爱。

  母亲唱:

  辣子开花细茸茸,茄子开花像灯笼;妹想同哥结亲家,妹不嫌哥家里穷。

  这是女子的愿望,心甘情愿。

  父亲唱:

  哥上界来妹进冲,二人相好路不同;有心打个相思裱,无心打个两头空。

  为真正了解对方,男子向女子献策:要看看是有心还是无心。

  母亲唱:

  太阳出来点点红,阿哥做活在田中;别人有妻来送饭,阿哥无妻空对空。天上星星亮晶晶,阿哥好比北斗星;处处照亮妹心房,阿妹不忘阿哥情。

  前二句表示我愿为哥送饭人,后二句爱得把阿哥比做北斗星。这首歌表达了自己的真诚。

  父亲唱:

  麻雀偷食观动静,初次交情内心惊;胸中犹如打鼓点,思想如同失了魂。一株毛竹阿哥栽,滴滴露水串成珠;毛竹成株又生笋,阿妹快来同屋住。

  前四句表示真爱的心态;后四句一语双关,虚实并举,急不可待,望眼欲穿。

  结果是:女的不要生母的嫁妆,由男方拉着手,去参加了云山冲的新婚典礼,这比现行的烦琐婚姻礼节要简爽多了。谁能否定这种苗族婚姻文化的先进性呢?

  我看情歌, 情真表情心, 有情心才能成亲。这些情歌是很好的情诗, 把父母的恋爱经过表现得一览无余, 可信可敬。

  爱情生活是人类社会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哪里有人, 哪里就有爱情, 何必那么羞羞答答, 那么神秘。少数民族的同胞同其他民族同胞一样, 都很热爱生活, 珍惜爱情。就说后文的成双成对的吴文广与吴女, 夏虹与吴媛, 萧志强与吴花,他们在工作中建立了感情, 婚后相亲相爱,即使生活条件差,环境再艰难,也爱得不屈不挠, 坚贞到底, 他们爱得深,爱得真,堪称现代婚姻的典范。

  二:情节波澜起伏,突出人物性格,塑造高大形象。

  小说的情节是人物性格成长的历史,文如看山不喜平,一波三折才诱人。

  《苗曲》的情节,无论从宏观全局来看,还是从微观局部来看,都不是平铺直叙,而是通过胜了又败,败了又胜,时而把人物推向浪尖,时而又陷入峰谷的故事情节的描绘来完成人物的塑造,达到揭示主题的目的。

  第一部重点写了吴文广的婚史。他和大舅、舅妈相识,和吴女喜结良缘,出行界岭寨和天山冲,对苗家山寨的风俗习惯,吴家的族史及对苗家历史溯源,都是从曲折有致的情节中演绎出来的;当我化成蚩尤大战黄龙公,黄龙公屡战屡败,败而不服,但又无可奈何,从此不敢轻举妄动;后蚩尤多次被雷老五欺骗,竟受害致死,突出了苗家祖先斗争的残烈。

  第二部写农民运动的发生、发展而红红火火,但地痞傅树声等反动势力,存心破坏农运,而使农运走入低谷,致使多少年轻志士倒在腥风血雨之中,令人痛惜;而最后还是弄得自己抱头鼠窜,却又不甘心;而夏虹为首的农协,则策划更大的斗争;可吴化龙出任假农会常委,又公开和夏虹组成的农会叫板,造成了农运的复杂局面;最后由以夏虹等人为中流砥柱的农运中坚力量枪决了作恶多端的傅树声,推进了农运的发展,突出了夏虹等人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为击毙王厚树引发的激战,打得残酷,以少胜多,致敌战败而逃;而我方指挥这次战斗的却是功在知己知彼,英勇善战的夏虹,其大度、勇气、冷静与沉着,凸现无遗。

  不同时段都有相应的英雄人物代表。那个时代的吴文广和吴女;夏虹和吴媛;萧志强(前期和中期)和吴花;以及萧楚汉、唐志胜、姜娄、刘列中、谭又民、黄评江等同志都是顶天立地的时代英雄。

  第三部艺术地运用“古老歌” 概括了苗族迁徒和自己(吴花)曲曲折折一生的沉浮。尤其是写抗战爆发到胜利,情节波澜起伏,让人惊心动魄,特别是洪灾、火灾、兵灾、匪灾的起伏发落,老百姓遭受不尽的苦难,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抗战胜利后,土匪又成灾,百姓依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这种大起大落的情节把人物置于其中,经受种种考验。真金不怕火烈,真英雄站在人民这边,是狗熊走歪门邪道,就连曾经屡建奇功的萧志强,后来也上山当了土匪,虽然是形势所逼,同时也说明了斗争的激烈和残酷,他不能力挽狂澜,只能与吳花分道扬镳,真是疾风知劲草,路遥知马力,能否经受“八卦炉” 的考验,一点也不含糊。

  只有作者把握住党的路线方针,才能高瞻远瞩地看到光明灿烂的远景,才能把情节演绎的那样有声有色、波澜起伏。

  三:在艺术技巧上,《苖曲》至小有两点可以肯定:

  1:生动的细节描写使人物性格鲜明,有效地推动情节的发展。

  細节是足以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言行和心理活动的生活小节。

  《苗曲》虽无《三国演义》场面中的磅礴,倒有其出色的精彩;虽无《红楼梦》描绘中的细腻,但也不乏其描写独到的精密。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请看吴文广找到吴女那段的描写:

  “你想象不到,你走的那天,我正在码头下头的回水窝和父亲一起撒网弄鱼,一眼看到你跟你舅和一个妇人上了乌逢船,我的心突然‘突、突、突’ 地直跳,心口特难受的,那里还有心思打鱼,催父亲早点收网回家。回家后,知道你去县城做工,冲里人都很羡慕。把你母亲当成了福星,纷至沓来,把你家的院落都踏陷了。我的心整天就像被虫子一点一点吞噬着似的,特别的难受,度日如年。我几乎天天去梧桐岗,耳里总是响着你那甜美的声音,脑海里叠放着你那纤弱的形象,想忘记那一切,却发现这是一件办不到的事情,我决定偷偷摸摸离家,上县城寻找你。否则,我会郁闷而窝死在冲里。”

  这一段相思话,真心实意,道出了真爱的心态。以致于“第二天我没有跟父亲去溪河网鱼,父亲喊我,我说头晕,躺在床上装病。他到我床前用手摸了摸额头,没有再说什么,拿着挂在墙上的一副鱼网,独自走了。我急急忙忙爬起来,拿了两件衣服、一双旧布鞋和一些玉米粑,还有一些干薯片扎了一个小布包离开家。”

  吴文广离开家到哪里去了,是去找他心爱的情人哩。

  这两段对话,全是细节组成的情爱,堪称经典的情话。一个“爱” 字,都体现在人物说的、做的一系列的细节里,以致推动故事的发展,发展到城里去找他所爱的姑娘,后来终于找到了他所爱的人。既然找到了,这么一番相思话,一说,吴女不会不信,信了就有后面的许多情节,以致真的结了婚。所以,细节的描写,能有效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推动情节的发展。

  “当吴文广坐在编辑室里看稿时,趁室里没人狠狠地在自己的大腿上捏一把,疼痛的感觉,他忍不住差点喊出“哎呀” 声来,他赶紧向门口斜视了一下,幸好没有人进来,这时他才感觉到这一切都是真的,不是做梦,一时心血来潮在自己临时办公的桌面上划了一个“苗” 字,他左看右看,看不出啥意思,是草长在田里;还是自己是一株刚被人发现的新苗;还是自己是一株小草,只能生长在田里呢?还是……”

  这可不是无用的闲笔,而是他长期以来梦寐以求的好事,今天终于如愿以偿。所以他的心态好极了,心空像注入了阳光的光亮,明晃晃的。作家妙用了汉字“苗” 的上下结构写出了“苗” 的深意,但是在后来的发展中并不如意,而被报社主管开除,再次挑起了货郎担,好在他后来利用货郎担的身份成了革命队伍中可靠的情报员。作家是很会用细节来推动情节的发展。

  再如“刘列中退回去,一脚踏在草丛里一只野兔,刘列中赶紧用手卡住……刘列中把手中的野兔往哨兵对面猛地甩了出去,野兔落地的响声惊动了两个哨兵,他们两个迅速站起,举起电筒射去,光亮照在兔子身上,一团雪白,两人顿时高兴起来,照着野兔两人悄悄扑上前去。刘列中和罗安红,神不知鬼不觉地越过哨所,直奔云峰山区民团总部。”破了关键哨卡,则稳操胜券。善于釆用细节描写,推动情节的发展,这是作家的特长之一。

  2:典型的环境描写给人物以施展身手的舞台,自然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平台天地,是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之一,好的小说必定有出色的环境描写。《苗曲》中环境描写相当典型。如夏虹与吴媛登山游天水潭的描述:“……溪水潺潺,清澈剔透,灵性十足地缠绕着大山,蜿蜒穿插在大山里。(拟人很形象。)夏虹已经忘了心中的烦恼,竟高声吟起了李白的诗:“清溪清我心,水色异渚水……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吴媛拍手称好说:“好,最贴切不过,不愧是文化人。”(诗,美化了环境。)夏虹不失时机地说:“你也来一首,助助兴。”吴媛说:“我只依古韵,独创一首献丑。”(夫唱妇随,亲蜜无间。)说完,随即吟起一首《山中行》,“山中四望阻,风云竞朝夕。沟壑横古柏,空岩卧幽石。日出天水明,鸟散空林寂。杜蘅动幽气,竹林生虚白。花落碾泥尘,草枯当柴薪。勿使雪峰上,惟留一世名。”(把环境美化得淋漓尽致。)夏虹拍手称好,脸带喜色说:“真乃巾帼须眉。”(把妻子爱到了心里)吟着诗,吴媛的劲头更足,一口气往山顶奋进……(环境促进人物的行动。读到这儿,我不禁在左页的空白处写上:男也才,女也才,真是天生地就的一对。他俩的结合可谓“门当户对”。)来到天水潭,树朩都是郁郁葱葱的,或成片成片如巨幅绿绸从九天倾斜而下,或垂直而挂,山色绚丽多彩,树木有的呈娇滴滴的嫩绿色,有的呈明晃晃的翠绿色,有的呈深沉沉的墨绿色,有的呈出的绿色是无法确定的,这些深深浅浅的绿,不规则地随意结伴,给天水潭围上一条厚实的绿围巾,围得严严实实的。吴媛禁不住张开双手做拥抱式喊道:“天水潭,我爱你……”(激动时不由自主的呼唤)……远处的瀑布就是被清爽的阵风拨弄的琴弦,水落石上或注入潭面,哗啦啦的声音或短或长,或高或低,或急或缓,或柔或硬,都是根据拍击岩石的水量而变化。夏虹来过几次了,每次到这里来都会产生出一种不同的感觉,一种新的收获。听到这拥有内涵深厚的瀑布的音乐声中,他就感动,瀑布不歇,乐声不断。(神来之笔,激发了人物深层次的思考。)做一个革命者,应该像这瀑布一样,精力充沛,势不可挡,飞流直下。……他想起:“不斗垮土豪劣绅,不把农会的旗帜插到底,穷人就没有办法挺起胸膛做人,永远低人一等。”他又一想:一个偏僻的山区小村的诉苦会成功了,土豪劣绅能真正打倒吗?里应外合会不会造成对穷人更大的伤害。政治的敏感性,不得不叫夏虹忧心忡忡。爱妻和姜娄还没有看到这一点,严峻的事实已经摆在眼前。做为一个合格的革命者,就一定会权衡利弊,一切都要向有利的方向发展。”(于是才有他后面的一系列闪光的行动。)

  环境描写就这样推进了情节的发展。类似这样的环境描写在《苗曲》中随处可见,恕不一一列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