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论最熟识的地方或许是家乡,但对于家乡也因为熟悉,而少去了解。早闻得我们家乡滕州与山亭交界处有一裂谷,其势险峻非凡,却一直无缘相见。
今年夏日高温状态也可称得上历史之最,幸得前日大雨过后,为家乡带了些许清凉。乘天地之情,赶紧前往熊耳山。行至山脚下,不想乌云渐散,烈日当头。午时登山,虽是汗如雨下,但行至山腰,远眺山头,岩石高耸、挺立,穿插绿树青藤,不禁让人畅想,那大裂谷是如何隐藏在这高山坚石之间;再望一眼前后、左右的高山,丛丛绿意,层层高拔峻岩,有几处高山,仿佛是在平缓的绿色山坡上又突兀地长出一块巨岩,实实在在地再把山头提高许多。这里的群山,不似名山峻岭险象环生、奇景怡人,却也有着小家碧玉般的羞涩收敛,朴实简约。
家乡的景点,人迹不盛,一路上仅有三处小摊,叫卖水果茶点。家乡的摊主多是有问必答,也无漫天要价,价格仅是加上搬运上山的辛苦费。行至道路尽头,才看到一个木制的指示牌——大裂谷入口检票点。检了票,便是沿着石梯一路上行,只觉得头顶绿树环绕间已走入神秘的山壁之内,原是不知不觉进入大裂谷入口。此处大裂谷约有一米多宽,两侧山壁垂直树立,将人生生地夹在中间,抬头望去除外蓝天,便是青绿的植物在山石顶处生长,偶或伸出枝干进入峡谷少许。不过,随之脚步前行,我们越走越深,再抬头望去,峡壁越发拉长,而那片蓝天越发细小,最终变为“一线天”。再往下走去,渐渐,峡壁两侧出现了水珠,并越积越多,最后仿若是整个峡壁浸在了水里一般,湿哒哒地,有水滑落声响。继续往下,那一线天,也慢慢隐去,峡谷变得越发狭窄,最后只容得下一个人勉强通过。
弟弟打头在前方探路,冷不丁一个回身,喊出一声“好冷!”
果不其然,前方往下的石梯竟然完全形成垂直状态,灯光照耀下可以见到雾气腾腾,仿若仙境;不过,峡谷也变得越发细小,怕是体态肥胖的人只能侧着身子挤过去,好的一点是不用担心滑倒,因为两侧的峡壁已生生地把人卡住。
穿越那段最陡的峡谷时,已忘记观光周围,只觉得寒气逼人,湿冷的空气直往骨头里钻,不由自主地加快脚步前行。不想,等到一股暖流上扬,阳光洒进眼睛时,竟是到达出峡谷之地,风景陡然改变。心里一阵狂喜,这便是出了大裂谷,再行几步,竟又再次登顶山头,心胸顿觉无限宽广。
如此,站在山头,散去一身寒气;遥望远方,万里碧空,重叠山脉,此时,几只不知名的大鸟横天滑翔而过,不由地让人感慨天地之高阔,自然之惊奇。
——2017.07
《家乡》——《师恩》里记录的是自己童年恩师,一直想刻写颜老师的形象,落笔时,记忆里却只剩下几个片段。 小时候受伤后用了三年时间我才可以和正常孩子一样站立行走,庆幸那三年能够遇到颜老师。她总讲我是个心思敏感而细腻的孩子,若没有她三年呵护,怕是自己会躲在角落里哭啼自卑地长大。
为什么不特批家长跟下病危通知的孩子在一起呢,会不会真的有起死回生的意外疗效?见国外媒体时有报道过类似事件。
回复 @格是格非: 希望将来可以,但除了医生、医院设施改善,患者家属也需要提高医学常识的认识和谦虚态度,否则不利于起到关怀和心理护理的作用,反而会影响治疗。
作品很不错,已好评,欢迎回访给个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