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冬宫

  第十四章 冬宫

  从夏宫回来,直奔餐厅,午饭后去涅瓦河畔的冬宫观瞻。因为离入馆还有一个多小时,导游去拿票,就让我们先去冬宫大门马路对面的涅瓦河边看风景。

  午后的涅瓦河和早晨不一样。早晨的河面可谓“水城多秀色,天地共氤氲”,有飘逸,有潇洒,还透着泰然……而午后的河水更加深邃,墨蓝墨蓝的似乎翻滚的原油一般,快艇划过,只留下一条悠长悠长的白线;就连巨轮在河上驶过,也懒洋洋的没精打采。

  河边停泊着一艘游轮,一架铁梯从岸上连接上去,铁梯入口的俄文不知写的什么。我们看见不少人从铁梯上去,便也跟了上去。原来,这是涅瓦河游览船的售票处。船舱里坐着很多当地人,有的带孩子游戏,有的静静的看书,也有情侣趴在船栏杆上看着河水切切私语,看得出,他们不是买票的。一位头烫金发,身着半袖豹纹服饰的中年妇人笑着给我们打招呼,还把身边几个包包挪一挪,指着身边的座椅让我们坐。我们互相比划着,谁也不知道谁说的是什么。尴尬了一会儿,互相拍了几张照片我们就和她告别就下船了。

  导游从马路对面喊我们回去。没有来河边的团友已经排队等候了。游团很多,大都是别国人,在我们前面排了长长的几队。我们每人从导游手里领了个讲解器也急忙跑过去排队。从后面看前面队伍,老年人居多,一片黑压压的人群,一片光秃秃的后脑勺……

  可能是冬宫的入口也不大吧,队伍一点一点往前挪动,半天也挪不了几步。大概四点多,经过简单的安检,我们终于进宫了。

  冬宫,音译艾尔米塔什。“艾尔米塔什”源于法语,“幽居之宫”“隐宫”之意。原来是俄国沙皇的皇宫,十月革命后辟为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奇博物馆的一部分。艾尔米塔什与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巴黎的卢浮宫、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一起,被称为世界四大博物馆。该馆最早是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的私人博物馆。一七六四年,叶卡特琳娜二世从柏林购进伦伯朗、鲁本斯等人的二百五十幅绘画,存放在冬宫的艾尔米塔什,该馆由此而得名。

  到冬宫游览的游客大都是慕名而来,有几个人对艺术,特别是对古典艺术有很深的了解和造诣呢?

  我们只能通过导游的介绍知道: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是大型艺术与文化历史博物馆,设八个部:原始文化部 、古希腊部 、罗马世界部、东方民族文化部、俄罗斯文化史部、钱币部、西欧艺术部、科学教育部和修复保管部。馆内珍藏数量浩瀚,藏品共有二百七十万件 。主要是绘画 、雕塑、版画、素描、出土文物、实用艺术品、钱币和奖牌。其中绘画闻名于世,从拜占庭最古老的宗教画,直到现代的马蒂斯、毕加索的绘画作品,及其他印象派,后期印象派画作应有尽有 ,共收藏 一万五千八百余幅 。其中意大利达·芬奇的两幅《圣母像》、拉斐尔的《圣母圣子图》、《圣家族》、荷兰伦勃朗的《浪子回头》,以及提香、鲁本斯、委拉士贵支 、雷诺阿等人的名画都极珍贵 。开放的展厅共三百五十多个,据说行程二十二公里 。有金银器皿 、服装、礼品、绘画、工艺品等专题陈列和沙皇时代的卧室 、餐厅、休息室、会客室的原状陈列。其中彼得大帝陈列室最引人注目。

  我们跟着导游走马灯似的在博物馆里走了一遭,浩瀚的艺术藏品让我们眼花缭乱,也非常震撼,可惜由于时间关系和个人喜好,只能接触一点点皮毛。再说,冬宫里也有很多中国的宝贝,多半都是掠夺去的,幸亏我们没有看到,看到了会有一肚子怒气!

  即将离开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一具木乃伊真品,没有裹盖任何东西。由于导游催促,只隔着玻璃草草看了几眼,拍了一张照片。

  也许是自己知识寡陋吧,冬宫和夏宫相比,我更加喜欢夏宫,喜欢那里的大海,喜欢那里的喷泉,喜欢那里的森林,喜欢那里的草坪……

  游完冬宫,我们的圣彼得堡之行—准确说是俄罗斯之行就要结束了,明天我们将乘大巴去芬兰首都赫尔辛基。

评论
  • 已拜读,望回访《灵风不满旗》


  • 支持~~~欢迎回访~~·


  • 我的作品《海东青之翼》已全新集录发布,希望得到各位前辈的回访支持,多谢!已赞


  • 作品很不错,已好评,欢迎回访给个好评


  • 来访拜读,请思想和身体都在旅行的老孟多多指教啦


    回复 @心悦: 好评


  • 看你写的这么棒!我也想去旅行啦!!


    孟梦 作者

    回复 @提拉米苏: 谢谢老乡!


  • 文笔不错哦,继续加油,期待更新!


    孟梦 作者

    回复 @陌路逢君: 谢谢


  • 文笔沉稳,写实状物很有风格。好评!


    孟梦 作者

    回复 @老春: 谢谢光顾!


  • 旅游本身就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周游各个国家,我也只能从你的游记中自行脑补了!加油!晓梦回访


    孟梦 作者

    回复 @晓梦: 谢谢光顾,谢谢留言!


  • 迁客骚人,笔尖泼墨,必成大作,文笔很好,作者还很谦虚,挺你,希望你走的更远,已为你点赞,期待更新,会一直关注,也希望你能回访《抽象战争》


    孟梦 作者

    回复 @森儿: 谢谢,我一定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