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男孩与女孩

  “爸爸,我们报警吧,赶紧报警吧。让魏晋这个王八蛋受到应受的惩罚。”辛安俊撰紧拳头,咬牙切齿地说。这个身材颀长、英俊帅气的小伙,矫健的身材穿了一件棕色的紧身短上衣,肤色像大理石一样洁白,光洁白皙的脸庞,透着棱角分明的冷俊;乌黑深邃的眼眸,泛着迷人的色泽;那浓密的眉,高挺的鼻,绝美的唇形,无一不在张扬着高贵与优雅。平日里都是温文尔雅、性格开朗、潇洒大方,此刻却眉头紧皱,嘴唇紧闭,运足了气,牟足了劲,像愤怒的小鸟中的“胖红”,愤怒的情绪仿佛一触即发,只需轻轻扇一下风,小宇宙肯定会瞬间爆炸。

  坐在病床边的老辛两行老泪根本止不住,他一会儿任由泪水流着,一会又不时地用手擦拭着眼睛,吸着鼻子,闭着双眼,听到儿子的话语,他无力地仰起头、长吁短叹,却一句话也没说。

  “爸爸,爸爸。你不能再这样软弱了,你看看,妹妹都变成什么样了?你是没有看到在学校里的她,这些天她都是怎么熬过来的,这些天她心里都是怎么想的,这些天她既要忍住痛苦,还要在家里伪装成什么事也没发生的样子,太辛苦了。她才十七岁啊,她都承受了多大的压力啊。爸爸,你倒是说句话啊?您老实巴交一辈子,我们从来没有抱怨过、瞧不起过,忍气吞声受人欺负的时候,我没有抱怨您一句;出门看病把我们兄妹放家里挨饿的时候,我也没有抱怨过您一句。可是,现在,爸爸,您怎么能眼睁睁看着妹妹受苦却无动于衷,什么办法都没有?没错,您给人看病是为了救人,您在别人眼中一直是个好人;可是,邻居却在不停地害人,害了多少人,害了我们的亲人,您能医治亲人的伤痛吗?爸爸,我们不做点什么,怎么能跟妹妹交代?妹妹这么懂事,她已经承受了她这个年龄的女孩原本不该承受的苦难,可而今,魏晋这个老畜生,简直禽兽不如,欺负到妹妹头上。这个畜生,我不会放过他,不会放过他的。爸爸,您不去,我去。”辛安俊控制不住,咆哮了起来。

  “够了,够了,你给我闭嘴。你还嫌家里不够乱吗?你就不怕妹妹醒过来,听到更难过么?没错,你说的有一句很对,魏晋这个畜生,禽兽不如,我一定不会让他好过,我会给安娜一个放心的。儿子,你放心,我自有办法。可是有一点,报警,不行,不能报警。如果让警察知道,他们势必要过来调查取证,这对你妹妹来说,绝对是二次伤害,如果再被村里其他爱管闲事的老婆子们知道,你妹妹的名声就没了,她在港村会一辈子都抬不起头的。”老辛语重心长,又若有所思。

  “那您说怎么办?警察都不管用的话,我们还能怎么办?”辛安俊狠狠地,一拳砸在了医院雪白的墙壁上。

  “警察根本都不管用,镇上的警察,早就跟魏晋搭上关系了。要不然,魏晋这个畜生早就该蹲在号子里了。村里一直有人说,他欺负的幼女数量至少有一个巴掌多,我一直提防、设防,没想到,没想到……我们安娜还是没能幸免于难……都怪我,唉,都怪我啊。怪我这周末没有去接安娜,让她一个人走夜路,才导致……”老辛的声音开始颤抖,“都怪我,都怪我没保护好安娜啊。对不起,对不起啊,女儿,爸爸以后肯定会保护好你的。乖女儿,你快醒过来吧,爸爸不能没有你啊,快点醒过来吧。要不然,爸爸去九泉之下,也没法跟你妈妈交代啊。安娜,安娜呀,快点醒过来吧。”老辛握着女儿的手,不住地抽搐,双肩颤抖着,眼泪大滴大滴地淌下,滴到了辛安娜那瘦削惨白的脸上。

  只见她双目紧闭,安详静美,肌肤胜雪,一袭白衣的映照下,容色更是晶莹如玉,如新月生晕,如花树堆雪,仪静体闲、柔情绰态之际,美艳不可方物。她不过十八岁年纪,却生得容色清丽、身形苗条、气度高雅,娇美无匹、容色绝丽、不可逼视,在村里是村花,在学校是学霸级校花,一向活泼可爱、甚是健谈。可自从那晚以后,她始终沉默寡言、郁郁寡欢,白天在学校心神不宁,整夜整夜难以入眠。最怕是周五晚上放假回家的日子,连续2个周五,她都找理由待在学校宿舍过周末。唯有此刻,她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睡得很香很香,十多天来,她第一次睡得这么踏实、这么安稳,任凭爸爸、哥哥怎么呼喊,就是没有醒来。

  见妹妹没有那么快苏醒,辛安俊继续刚才停下的话题,“爸爸,对不起。我,刚才没有想那么全面、那么细致,才说要去报警。我现在知道,警察那里没有熟人的话,我们根本不可能触到魏晋一根指头。我真的很难平静我的心脏,我的心里现在塞得满满的,堵得都快喘不过气来了,满满的都是恨呐。您知道吗,爸爸,其实,魏晋那个畜生在我们学校里也干过坏事。”辛安俊说道。

  “什么,你说什么?学校,你们学校里也有那个畜生的恶迹?”老辛抬起头,诧异得瞪大了眼睛。

  “嗯,没错,那个畜生去过我们学校,欺负过高一的女生。现在想想,这也不奇怪,那个畜生,本就是个彻头彻尾的人渣、牲口。”辛安俊若有所思,陷入了回忆。这些记忆的碎片,在此刻才真正得以串联,让他明白,他所不愿提的这些碎片,恰恰是当今这个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怪现象。

  辛安俊就读的波克中学在一片密林中,确切地说,是学校的四周长满了庄稼和灌木丛。波克中学在规划时就大而长,大到无边无沿,大到了一个点里面还要滋生另一个点、一所学校里面还要塞进另一所学校。最开始几年,学校的楼房不很多,稀疏得就像一个个山丘,学生们从一栋楼到另一栋楼,就像越过一个个山丘。倒也相对平静,没听说过有什么事发生。而这几年不一样了,大楼接踵而起,寂静的中学也就忽然热闹起来,轰轰的推土声,隆隆的汽车声,在耳边聒噪不停,这些都还能忍受。坏就坏在,学校里一下掺进了无数民工,他们戴着安全帽,穿着朴素的工服,天南地北的话像搅拌机,把校园搅大了,搅高了,也搅乱了,搅得人心惶惶了。

  学校几乎每天都有新闻发生,并且发生得不可思议。其中,女生被强奸是其中最爆炸的一条。怪只怪,学校老东门附近有一条小路太闭塞,又是通往宿舍的近路,女生们一个人在那条路上通过时,就可能被强奸。

  老辛问,“那不能不走那条路吗?”

  辛安俊说,“那条路太诱人,走那条路回宿舍,只要十五分钟,走别的路至少要半小时。”

  老辛说,“为什么会发生那种事呢?”

  辛安俊说,“起先只是民工,民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回不了家,女生们又花枝招展,夏天穿得也短,民工们就大胆施暴。后来,像魏晋这种人渣,也趁机混进学校,做些伤天害理的事。”

  “那被伤害的女生过后怎么办呢?学校总得有个说法吧,是他们为了建楼把民工请了进来。”

  辛安俊冷笑一声,说道,“哼,学校?保送研究生,上国家知名院校。”

  老辛说,“那也不值,心里的创伤会影响以后的生活道路,学校虽给补偿,但抚平不了过去的伤痕。”

  辛安俊随即反驳说,“可是,爸爸,你知道吗,我们学校竟然有一个女生,为了保送研究生,天天从那条路上走,为的就是被强奸,然后去国家知名院校。”

  “啊,还有这样的人?这就是她不对了,她就丝毫没想过以后的尊严、面子,没想过自己的父母吗?这样的人,她一心想遇上,恐怕还遇不上了。”

  辛安俊却说,“那也不然,她遇上了,存在就是合理的,存在并没有因为她想法的不正当而改变路线。她的愿望实现了,她很快乐,她用不在乎的事情,换来了她想要的东西,她怎能不快乐。”

  老辛摇摇头,老辛家一直是传统理念的忠粉,传统本分,地道忠厚,所以,当今的这些奇奇怪怪的事情,换他,是很难想得通的,他问道,“她得到了,就真的幸福吗?毕竟是以自己的不洁净,来完成一件洁净的事业。”

  辛安俊“哼”了一声,“现在的女孩什么样的都有,有一个品学兼优的女生就是愿意双休日到外面游走,也有一说是寻找网友,最后死在了外面。”

  老辛说,“那多半是晚上,白天这种事不太可能发生。”

  “谁说的,我们学校的强奸多半是在白天发生的。据说,有一个女生,白天十点钟打那路过,被一个人渣逮着了。当时,有一个男生也打那路过,看到了竟然一声没吱就过去了。哪怕喊一声呢,也许就把他吓跑了,可是,这个男生竟无动于衷,视而不见,就那么眼睁睁让一场悲剧发生了。”

  “俊啊,现在世风日下,道德伦丧,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你如果遇到,也不要随随便便就冲过去,出那份儿风头哦,那也是充满不可预知的危险的。”

  辛安俊说,“其实危险倒不大,那人渣做了见不得人的事,肯定心虚,来不及反应也许就望风而逃了。而且,换位思考,那一刻,那女孩的心不定怎么绝望呢,那个男生怎能看着自己的同学被害而见死不救呢?”

  老辛说,“那男孩也许是有他的道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保全自己,比丧失自己强得多。如果那一刻,男孩有闪失,那失去的将比女孩失去的多得多。我们这些父亲呢,我们得要我们的儿子呀,儿子一旦失去,那紧接着我们也会失去。”

  辛安俊不吭声了,大约在想,无法进行这场谈话了。父亲的话让他想到了那个被奸污女孩的父亲,不知他知道女儿的遭遇后,会不会也有父亲说的这种疼痛。还有,如果是自己的女儿遇到这种情况呢?

  辛安俊想到这就不与父亲说了,他认为这正是结束这场谈话的最佳时刻。其实,那天他从魏晋手上救了那女孩儿,她获救后,不仅没对他说半句感谢的话,而且捂着脸跑了,那以后辛安俊又看到她几次,她也都没对他说半句感谢的话,反而好像不认识他了,抑或认出他而装作不认识他,为什么呢?或许是想着,只有装作不认识他,才能证明一切都没发生过。

  辛安俊回头看着妹妹,安娜就躺在那里,犯罪也就在身边。怎么才能彻底地拯救妹妹?他陷入了沉思中。

评论
  • 金兵 作者

    几乎将笔者年轻时期原创诗歌的一半,都用在此小说中了。希望得到批评斧正。继续创作中……


  • 贴近生活,构思清晰,,很棒,加油!


  • 看情节好曲折,得空细细拜读。加油。


  • 很不错,很励志,很真实,现在的社会就是这样的。很喜欢,希望更新,加油


  • 很不错,很励志,很真实,现在的社会就是这样的。很喜欢,希望更新,加油


    金兵 作者

    回复 @太平之阳: 谢谢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也很喜欢你的文章,期待有机会多交流


  • 金兵 作者

    《老辛家的复活》,将成为一本拯救之书,一本信仰之书,一本永不畅销但永不过时的书。我选择了用虚构来讲真话,用文字来激发生命活力。了解我的朋友们都知道,我不是一个“得过且过”的人,我只是想借此为现当代的农村留下原汁原味的“触感”,为当下的公务员、律师行业提供一些真实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