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生活是禅修

  接下来,我希望每个同修回去后把自己的生活起居、工作等,都当作禅修,不要让自己焦虑恐惧,不要让自己有挂碍,不要让自己怀疑。把所有负面的东西都从你身上、心灵中清扫出去,不要让它们在你心灵当中造成一种负面的困惑。当我们困惑了,肉体里面就会产生一种毒素,思想里面就有一块地方是黑暗的。在我们看待、思考、处理问题时,都会因为有这个困惑,导致考虑问题不究竟、不彻底。所以作为一个企业家,应该把自己的心修到非常光明和自在,非常清净和豁达。人的内心里面负面的东西很多,如执著、贪心等等,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和思维方式,会决定你对一些问题的判断。如果时刻关注自己的话,很多东西就会变成我们身上无形的困惑。 当你被别人重视了,或者被批评了,被赞叹了,这个时候你的内心是什么活动?当我们时刻关注这些东西的时候,那我们的思想,考虑问题角度真的很受局限。就像如果你做任何事情总是在一些小事上斤斤计较的话,你的团队跟你是离心、离德的,不会有一种向心力,也不会凝聚在你身边。这里面说白了还是一种道,还是一种人性。我们总是认为自己投资赚到的钱都是属于自己的,赚到十块钱最好只分给他们一块钱,剩下九块钱都属于自己。如果你换一种方法,调换过来,自己拿一块钱,九块钱分给大家的时候,你以后的事情他们都会帮你做得好好的。

  人性是什么?一个人在这个公司工作,就是希望自己衣食丰足,所期待的东西都能在这样的平台里得到一种兑现。我们吴总,当董事长当得天天没事干,他说做董事长就是下岗。我说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智慧,就是把握了人性的规律。能做到这样的话,接下来就发现很多事情都做得很顺畅。我自己没做过企业,不敢在别人面前去卖弄这些道理,但是我感觉到佛教的管理跟企业的管理其实是相通的。很多东西不是用钱就能摆平的,而是要用心。所以佛教里面会特别重视“心”,因为心能展现你整个人的身体状态。我们的心会影响我们的观念,会影响我们的思维,会影响我们的言语,会影响我们的行动。我们展现的所有东西都是心的一种辐射。当我用很欣赏的眼光和你对接的时候,你就会感觉到我眼神的那种专注,那种亲和力,乃至一句话都不说就能感受到。实际上语言已经是另外的一种对接了。很多人都跟我讲到她们的婚姻,当初她看到她先生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这个人肯定是她一生的伴侣。她没有对接,不知道他是哪里人,更不知道他的文化背景、家庭背景。一概都不知道,只是一看到他就觉得自己的另一半就是这个人。

  其实我们人有很多磁场,自己都能感觉得到。这样的一种磁场和感知靠的是什么呢?心浮躁的时候,别人在我们身边吼叫我们都听不见,心清净的时候,很远的地方那种很微细的声音我们都能听见。这靠的是什么?就是靠我们用心去感觉事物。禅修就是让我们这种浮躁、分别、挂碍的心不断地沉淀下去,然后跟内在那种原有的佛性作对接。如此我们就会发现眼前所有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我们的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你怎样和宇宙对接,就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状态。西方的存在主义思想,讲到“我思故我在”,实际上他讲的那个“思”,就是在他思维极度清净的时候,跟宇宙做那种对接。那样就会找到一个自然存在的人生规律。当我们每件事情这样去对接的时候,就会慢慢地在我们心田里面打开一扇窗户。这窗户是什么样的呢?就如我们这里把所有窗帘拉起来的时候,就不知道外面到底是什么景色,当打开窗帘的时候,哇!新鲜的空气,鲜艳的花朵,鸟鸣和花香都朝你涌来,你会觉得人生真的太美好了。草木不需要我们去扶持,到了春天照样会发芽;花朵不需要我们去修剪,它自然而然会绽放;鸟儿不需要我们教它语言,因为它有它独特的语言;溪流不是因为我们在山上把水龙头打开才会一泻千里。万物本来如此。所以古代禅师和他弟子对话的时候让我们摸不着头脑,徒弟问师父:“什么是佛?”师父回答:“我要吃饭。”这里面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其实就是“自然”。

  当我们违背自然的时候,跟成佛就离得很远。来这里禅修是让我们回归本然,回归你原来那种开心、自在、超然的喜悦境界。你是孩子就应该好好孝敬你的父母;你是妻子就好好去面对你的先生;你是个父亲就应该承担着孩子的教育。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你为什么要去改变它呢?等你再去改变的时候,你实际上已经付出了很多精力,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当员工在你面前生气时,你要了解他为什么生气。你安排一个任务的时候他为什么不接受,你把他不接受的原因找到,然后再去和他沟通,他会很乐意接受的。你若强硬逼他去做,“啊!你不这样做,我要开除你。”这就是一种违背自然的做法,他绝对很难接受。知道吗?当我们某个产品在市场里面销售不好的时候,我们就要去找找原因,看它有没有违背市场的自然规律,有没有违背这个时代的规律。当我们找到那种规律的时候,大家都会纷纷向你要,那很多东西就会很好做。实际上,这就是一种智慧、一种道,是这个世间永恒的规律。

  人总会以自己的观点去看待、思考问题,去决策,所以很多东西我们做不好。你们有空的时候,好好去看看唐朝的帝王是怎么统治国家的。我给大家分享一个故事,唐太宗我们都知道,整个江山基本上都是唐太宗一个人东征西战打下来的;打仗的元帅最喜欢的就是武器、战马、盔甲,唐太宗擅于弓箭,在他戎马生涯里得到了四把弓,天下最好的四把弓。后来偶然的机会又得到一把弓,他认为这把弓的直径、手工制作、性能都比前面的那四把好。所以他把这把弓摆放在最好的位置。有一天,从小给他做弓箭的那个老师傅来到长安。唐太宗看到老师傅来,很开心,就炫耀自己得到的第五把好弓,让师傅鉴定一下,以期获得一点赞美的话。他把弓取下来,等待着赞美。老师傅问他:你希望我说真话还是说假话?唐太宗肯定要听真话的。老师傅就说:这弓不如架上的那四把好。虽然它的制作、雕刻等方面看上去很精致,但是如果拉久了的话它就会断掉,其他的四把就不会。唐太宗听后抓着这位师傅的手一起上朝,对他的文武百官说:我戎马生涯这么多年,识弓无数,但最后还是不如一个做工匠的专业人士。我们在座的企业家们,你们理解这句话的真正高度吗?唐太宗接着说:我们国家现在已经安宁了,各个方面需要专业人士去治理,我不是全能者,不是什么东西都懂,希望你们这些专业人士来帮忙出谋划策。

  唐太宗的心量大到这个程度,所以才能创造一个中国鼎盛的封建王朝。这不是偶然的。你看,元明清的那些帝王一直想学唐太宗,但是最后都没学好,为什么?这里面需要你们这些企业家去思考了。

  微笑是最好的补妆

  当我们总是关注着自己的面子,关注着自己的名利,关注着自己的金钱,关注自身的利益的时候,很多的东西就会放不下、打不开、做不好。我们做企业要修的不是别人,不是我们的所学,而是你的“心”。这个心转换了,所有的东西你都懂、都能面对,所有的问题都不会造成你的困扰。当没有问题能阻碍你、困扰你的时候,业绩做不上去是不可能的。真的,这里面需要我们自己去反省,我觉得这种反省才是禅修最积极的一面。为什么佛教是人类最高的智慧?这种智慧不是通过文字思想告诉你的,而是要你真正把自己的内心转换成那种高度,然后那种智慧才自然而然地在你面前展现出来。

  不要在内心里面储存一种我们执着、在乎、挂碍和放不下的东西,你要把它们全部清扫出去。你要清楚自己在乎的东西就是自己的困扰,执着的东西就是自己的障碍,渴望得到的东西,会让我们变成它的奴隶。当你在内心当中把执着、渴望、在乎的这些东西清扫出去以后,就会发现这个世界很美很美。你的人生会非常地开阔;你的事业,你想做多大就能做多大。

  今天我跟大家分享了以后,你走出去,别人踢你一脚,你的火气马上大起来的时候,就要问问自己:我的火气从哪里来?当你的现金被人骗走一百万,你三天三夜睡不着觉的时候,你要想想你挂碍的到底是什么?只要我们能修炼,把我们内在所有挂碍的东西清扫出去,真的没有你做不成的事。就像我们做事情一样,会问人家喜欢穿什么,戴什么,以什么东西作为他的追求目标。不断地往前面推,你就会感觉到人性,感觉到未来的发展。所有的东西过五十年后,你会感觉到什么?或者说我们倒退五十年,那时候的社会是什么情况?我们现在发展的东西,那个时候有没有苗头?然后你再往前推,我们现在感觉到的一些东西,在未来就能展现出来吗?我们如果要做好这方面推理,首先自己要很清净。你一天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你哪有心思去思考和沉淀这些东西?你思考不到这些东西的时候,你企业未来的发展就会有问题。真的,这就是你们作为企业家需要思考的东西。

  你没有这样的一种思考和认识的时候,就像一只无头的苍蝇。大家都知道一只苍蝇被关在一个瓶子里面飞不出来的时候,都会觉得它很傻,实际上我们想一想,自己是不是比它更傻呢。

  我的房间平时别人是进不去的。昨天纪光跑到我房间去,看到我房间中间一个床,四面全是书架,他惊呆了。我觉得看书学习就像我们吃饭一样,什么菜花、包菜、豆腐、香菇,我们把它全部吃进去。实际上我们的头脑也是一个“胃”,好的东西吸收进来变成我们的营养,没用的东西我们便把它排除出去,学习应该产生这样的一种价值。我们今天通过禅修也是这样的。很多信息中的大多数都是垃圾,当我们所有的信息汇总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就需要通过一些东西去转换它,我认为禅修是最好的方法。所以你们回去以后,要把禅修变成你们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就像每天洗脸刷牙、吃饭一样。能如此的话,你会发现生活的质量跟以前完全不一样。

  禅修就是一种转换最快的方法,真的是这样的。我们每天板着苦瓜脸的时候,怎么能体现你的美?美国有个著名的模特讲过一句很经典的话:“当你早上匆匆忙忙出门忘记化妆的时候,唯一能补妆的就是你的笑容。”你们仔细去看看你们身边的人,不管他的皮肤、脸蛋长得好不好看,当他笑出来的时候,那一刹那才是最美的。所以你们能吸引人的最好的一个方法就是微笑。我们一天到晚总是向外去索取一些东西。当我们没有发现自己心的富足的时候,就会觉得别人讲的都是经典的,怎么自己都不知道?然后不断地去学。实际上这些东西我们都懂,只是没有去发现,所以我们需要一把钥匙去打开,导师其实就是教你怎么样去打开这样的一扇门。

评论
  • 看过师父的几本书,都是极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