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过了一些时候,界岭寨屋舍上升起了袅袅炊烟,祖祖辈辈开始了薪火传递。饭后,正是日头高照的中午,夏少主陪同吴文广出了界岭寨,沿天山界西侧逆溪河而上,石板小道顺大片竹林边缘出现一庙门,门前石狮高大威严,狮身呈墨绿色,分别立在左石,门匾上写有‘蚩尤神庙’ 几个大字,苍劲有力。吴文广提出进寺庙看看,夏少主答应,两人走进寺庙,寺庙内有几百平方米宽的院落,厢房分南北布局,主殿内供奉着蚩尤神相,神相高三米,人身牛蹄,四目六手,耳鬓如剑戟,头有角,神威逼人。神庙主事见是少主,邀请到茶房看座,彼此客套几句后,吴文广问及寺庙主神‘蚩尤’。主事与众徒弟甚为不解。
主事和尚年老,老态龙钟,袈娑披身,红颜白须,穿戴整洁,讲话迟缓,他对吴文广说:“后生是明事理的读书人,对苗家始袓很感兴趣?”
吴文广说:“我是苗家子弟,对始祖有所了解,不知大师可否指点迷津?”
主事和尚说:“我师祖曾经写下一部关于苗族始祖蚩尤的传说故事,可惜被师傅遗失了,我记得书中写蚩尤是从枫树树心中生出来的。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长江中下游和黄河下游一带生活着很多原始人类,他们世世代代生息繁衍,通过艰苦的劳动,逐渐形成了部落联盟。这个部落联盟叫做‘九黎’ ,以蚩尤为首领。他们借助优越的地理条件,不断地辛勤开拓,一跃而成为雄踞东方的强大部落。九黎即九个部落的联盟,每个部落又包含九个兄弟氏族,共八十一个兄弟氏族。蚩尤是九黎族的首领,兄弟八十一人,即八十一个氏族酋长。是以猛兽为图腾,勇悍善斗的强大部落。在九黎部落进入中原之后,炎帝族也自西放牧进入中部地区,与九黎族发生长期的部落间的冲突。九黎族驱逐炎帝族直至涿鹿。后来,炎帝族联合黄帝族与九黎族在涿鹿展开了原始社会末期规模空前的部落大战——涿鹿大战。在战争初期,黄帝由于兵力不足,又对地形气候不了解和不习惯,因而黄帝与蚩尤九战九不胜。后来,黄帝族创制了指南车以识别方向,并大大增添实力,才转败为胜。最后双方决战于涿鹿,九黎被打败,其首领蚩尤也被擒杀。九黎战败以后,其势大衰,但他们还据有黄河下游和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广阔地区。到尧、舜、禹时期,他们又形成了新的部落联盟。史称为‘三苗’,又称为‘有苗’或‘苗民’。三苗这种部落群体的发展,最后形成了部落酋长国。其中较大的是荆楚。所以,到商、周时期,‘三苗’又被称为‘荆楚’,有时也被称为‘南蛮’。后来,荆蛮日渐强盛,发展成为春秋战国的‘五霸’、‘七雄’之一的楚国的主体居民和主体民族。《周书•吕刑》的‘蚩尤对苗民制以刑’,《国语•郑注》的“有苗复九黎之德”,三苗,九黎之后也”,等记载,就已经显出‘九黎’和‘三苗’的亲缘关系。《礼记•衣疏•引甫刑•郑注》说,‘有苗、九黎之后……居于西裔者三苗’等语,也直接指出‘三苗’是九黎的后裔。‘南蛮’则是被驱逐到长江以南地区的部分‘三苗’的别称,而‘荆蛮’则是商、周时期对两湖地区这部分‘南蛮’的称谓。许多只书都认为,苗族和三苗有亲缘关系,例如:‘苗人,古三苗之裔也’;‘苗者,三苗之裔’;‘考红苗蟠据楚、蜀、黔三省之界,即古三苗遗种也’。这就使我们清楚看到了苗族族源的线索,九黎——三苗——南蛮(荆蛮)——苗族。就是说苗的先民是九黎,而蚩尤是九黎的首领,所以,苗人普遍地将蚩尤视为自己的先祖,长期地怀念和祭祀。天山界苗人祭祀时,须杀猪供奉‘剖尤’,并传说‘剖尤’是远古时代一位勇敢善战的领袖。‘剖’(苗语:意为公公) ,‘尤’是名字,‘剖尤’就是‘尤公’ 的意。天山界的《苗族古歌》中有一首叫《蚩尤歌》,歌中唱词的含义把蚩尤作为苗人的始祖来看待和怀念。后来由天山界苗民出工集材建成这座‘蚩尤庙’, 多年来苗民烧香敬贡蚩尤神,一年共有三次庙会。每逢庙会众苗民身着节日盛装扶老携幼进香还愿, 场面热闹,我寺庙众徒和苗民相处,彼此十分和谐。”
不错,学习
作品很不错,已好评,欢迎回访给个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