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迎春接着悄悄地问李布宁:“另外一名留校的同学是谁?”李布宁凑近妈妈的耳朵说:“莫求安。”邱迎春笑了:“好!”
李逢时看见母女俩这样悄悄说话,心里也猜到了几分,笑着问:“你俩又密谋啥了?”李布宁俏皮地说:“这是我和妈妈的秘密,暂时保密。”李逢时也不追问了。
李逢时是聪明人,他是一个主动适应时势,适应环境的人,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与其逆势而斗,不如顺势而为。”逆势而斗是勇,顺势而为是智。凭着这句话,在单位,他是同事眼中的好搭档,领导心中的好助手。在家里,虽然他是主心骨,但一旦与邱迎春发生矛盾的时候,他总是最先退让。他是辩手,但从不与邱迎春为一些家庭琐事引起的矛盾辩论,他并不是辩不过她,而是觉得邱迎春是评委,因为最终的胜负取决于她的态度。
在别人眼里,凭李逢时的经验和能力,早就该提拔到更重要的岗位做领导了。他工作了二十多年,为近十位县委书记提供过优质的精神服务,可以说,近十年来,小城建设的目标、规划、策略,都凝聚着李逢时的智慧。当然,他也有过多次机会,但关键时刻,领导都以组织需要把他留在身边了。一转眼,就年近半百,他还是县委办公室副主任。也有好事者为他鸣不平,可他总是自我调侃说,我一个农民出身的人,能有今天的位置,算是逢时了。
现在,李逢时从邱迎春母女俩的表情已经猜到,另一个留校的人一定是莫求安了。他心里也暗暗佩服李布宁的淡定,因为这几天,关于莫求安,她没有片言只语。其实,来校这两天来,李逢时也大致了解了莫求安的基本情况,他心里认为莫求安应该是一个靠谱的人。李逢时长期在机关工作,可以说阅人无数。他已习惯于按德才融合的状况把人分为四等。一等人是德才兼备的人;二等人是有德乏才的人;三等人是有才乏德的人;四等人是既没有才也没有德的人。根据这样的标准,他采取不同的交往策略,第一等人尊重、重用;第二等人尊重、培养;第三等人用其才防其术;第四等人严防、疏远。这两天所见所闻,他心里基本上把莫求安放在第一等了。所以,他也很淡定,不追问她们母女俩。
很快就到了李布宁的宿舍。李逢时和邱迎春受到了隆重的欢迎,叔叔长阿姨短的问候,让李逢时和邱迎春很享受。其中一个叫雯雯的同学嘴巴最快。她说:“叔叔阿姨,布宁是我们的榜样和骄傲,事业爱情双丰收,我代表宿舍全体同学祝贺布宁,也祝贺你们。”其他同学一齐鼓起掌来。一个叫艳艳的同学抢着说:“李布宁和莫求安真的是天生一对,地造一双。以后我们找男朋友也按莫求安的标准来找。”另一个叫虹虹的同学接着说:“对,就按莫求安的标准找。要求男朋友像莫求安一样,像公鸡一样守时,像老牛一样勤奋,像猫一样乖巧,像狗一样忠诚,像猎豹一样帅气。”
看着这几个没大没小的丫头热热闹闹的样子,李逢时知道,再给她们更多的时间,也无法收场。于是他抓住同学们说话的间隙说:“我和布宁的妈妈非常感谢大家对布宁的关照和爱护,布宁也经常夸你们。今天,离别在即,今后将天各一方,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全部集中在一起。我和布宁的妈妈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到你们,所以,今天中午,我诚挚邀请你们共进午餐,共同庆祝大家圆满完成学业,共同庆祝大家四年的结下的珍贵友谊,好吗?”
六个丫头猛烈鼓掌,然后是异同声的回答:“好!”
离开宿舍,众丫头陪着李逢时和邱迎春向学子餐厅的方向走去。一位叫露露的同学说:“叫上莫求安吧,让叔叔阿姨再把把关。”其他同学一齐应和:“对,叫上莫求安吧。我们也还没有和他一起吃过饭呢!”李布宁求助地看着爸爸妈妈,李逢时看似犹豫了一会,但最后面带微笑着说:“那布宁就打电话叫上他吧。”李布宁马上走到一旁打电话去了。
李布宁对爸爸这一细节看得很清楚,她知道父亲心中的矛盾。毕竟,当他知道自己和莫求安交往的情况时,爸爸是反对的。但这两天,她也感受到了父亲的转变。因为父亲的所见所闻,使他慢慢地喜欢上了南方,喜欢上了这所学校。特别是当他知道莫求安也因为优秀留校后,他基本上就接受了自己和莫求安交往的事实了。
李逢时心里也很清楚,在缺乏对莫求安更深的了解之前,就同台吃饭了,以后要拒绝就更难了。他最后同意让莫求安来吃饭,目的是想有机会近距离考察。李逢时陪客吃饭无数,可以说,通过吃饭细节,也大体上可以了解一个人的为人。
待众人到学子餐厅时,只见莫求安已在餐厅门口等待了。看见李逢时一行人过来,莫求安连忙迎过去,先向着邱迎春说:“阿姨好”,再向着李逢时说“叔叔好”,然后再向着众姑娘说:“同学们好”。一位叫丹丹的同学低声对李布宁说:“莫求安真聪明,先攻陷你妈妈这个弱一点的堡垒。”李布宁笑着伸手就掐她的耳朵:“别瞎说。”
进了包厢,莫求安张罗着安排众人入座。他站到主位的椅子背后对李逢时说:“叔叔您坐这。”李逢时落座后,莫求安马上站在主座右边的贵宾位后面对邱迎春说:“阿姨您坐这。”邱迎春落座后他又说:“今天是非正式的宴会,其他同学就随便坐吧。”丹丹这时说:“布宁坐在叔叔旁边,莫求安坐在阿姨旁边,我们紧密团结在以叔叔为核心的周围就座。”众人皆笑着入座了。
李逢时心里暗惊:莫求安还是一个在校学生,却对吃饭座位安排的礼仪如此熟悉,看来这小子不简单。邱迎春见莫求安大大方方地坐在自己的旁边,心里乐开了花。
待服务员把酒斟满后,莫求安先说话了:“今天是叔叔阿姨请我们吃饭,一是祝贺我们圆满完成学业,二是祝贺我们结下的深情友谊。我建议,我们先举杯感谢叔叔和阿姨。”说毕,他端起酒杯先站起来。众人皆站起来举杯向着李逢时和邱迎春:“感谢叔叔阿姨,祝叔叔阿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碰杯后,众人举杯一饮而尽。
重新落座后,李逢时说:“四年来,布宁得到了大家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她每次假期回去都夸奖你们。你们的名字,你们的善良,你们的种种兴趣、爱好,特别是你们给布宁的种种温暖,我和布宁的妈妈都铭记于心了。我觉得,你们宿舍的六位同学,就像亲密无间的姐妹。四年来,你们增长的不仅是知识,智慧和友谊也增长了。作为长辈,我为你们的成长智慧感到骄傲。我和布宁妈妈一起感谢你们,祝贺你们!”众人再次碰杯一饮而尽。
李逢时接着说:“你们宿舍六姐妹,团结互助如一个整体,我非常欣赏你们。我刚才在来餐厅的路上,想了一首诗,把你们的名字都嵌进去了。我希望你们不管以后在哪工作,都能从这个集体中继续汲取智慧,汲取力量,从而不断取得进步。”众人齐声鼓掌:“请叔叔把诗歌赐给我们。”
李逢时微笑着朗诵起来:“丹心向阳红艳艳,雨露尽展彩虹姿。姐妹安宁爱有纹(雯),友谊永恒无终时。”众人再次齐声鼓掌:“谢谢叔叔给我们的最好的毕业礼物。”接着又举杯一饮而尽。
席间,李逢时注意到了一个细节,每一道新菜上来,莫求安总是把菜先转到邱迎春面前,然后介绍菜名和特色,并谦恭地说:“阿姨请品尝。”这一细节,让李逢时心里很受用。邱迎春心里也暖暖的。
酒过三巡,众姑娘微醉。借着醉意,雯雯说话了:“莫求安与布宁姐姐是优秀毕业生代表,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们能走在一起,这是缘份,我祝贺你们,祝福你们!现在,我建议大家以热烈的掌声请莫求安当着我们的面向布宁姐姐的爸爸妈妈宣誓,要好好爱护李布宁,照顾李布宁,珍惜李布宁。”
莫求安一下子红了脸,毕竟,这是他第一次见李布宁的爸爸妈妈。他说:“宣誓就免了吧,我会照顾好布宁的。”
邱迎春也说:“你们就相信求安吧。”可众姑娘不依不饶,:“莫求安宣誓,莫求安宣誓!”
莫求安求助的眼光向着李布宁,李布宁只顾笑着。李逢时只好说:“求安,你就简单说几句吧。”
此时的莫求安,心定如水,因为他先后听到邱迎春和李逢时喊他为“求安”,这意味着,他已经被接纳了。于是,他大大方方站起来向着李逢时和邱迎春说:“叔叔阿姨好,我非常感谢你们把布宁培美成优秀的人,今后,我会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布宁,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珍惜布宁。”众人热烈鼓掌表示赞赏。
在当代中国, 但凡婚姻,一般经历三个阶段,一是情感阶段。在这一阶段,两情相悦,双方家庭接纳,从而成为情感夫妻。二是法律阶段。双方在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登记结婚,成了法律夫妻。三是世俗阶段。双方按生辰八字择日举行婚礼,宴请亲朋好友,女方正式成为男方的家庭成员,成为世俗夫妻。在这三个阶段中,情感是基础,法律是保障,世俗是锦上添花。按这样的标准,莫求安和李布宁成功地完成了第一步。
酒酣饭饱,众人再次回到宿舍收拾行李。莫求安也一同前往,收拾完毕,莫求安诚恳地对李逢时和邱迎春说:“叔叔阿姨,明天到我家看看,好吗?我家离学校只有10公里。”接着,他又补充道:“欢迎同学们再次考察寒舍。”
众姑娘回答说,我们都去过了,是一个很美的地方,叔叔阿姨去看看吧。
李逢时想,女儿的终身大事毕竟是家庭的头等大事,去看看她未来的家情况如何,也是必要的。于是答道:“好。”
给你点个赞,欢迎回访本人拙作
我的作品《海东青之翼》已全新集录发布,希望得到各位前辈的回访支持,多谢!已赞
作品很不错,已好评,欢迎回访给个好评
好!下周继续发!
离开故乡,接触新的人,新的事。这些环境反过来又成就了新的人生经验。多年之后,这些新的经验如何与旧的人生结合在一起呢?其实不仅仅是过年情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