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日,我开始了在摩洛哥的第一个工作日。
紧张。书到用时方恨少,这时才觉得法语应该再学的好一些,我们这种“半路出家”的法语,在课堂上尚且可以,真到了“现场”,面对摩洛哥人叽里呱啦说话,的确有点蒙,怎么开始有点怕见人起来?再不行也得硬着头皮上啊,语言加肢体动作,只要能理解就是王道!
慢节奏。中国人守时的好习惯在这里根本行不通,说好的手术时间也是枉然,护士做点术前准备工作那慢条斯理的样子,在我们这些习惯了风风火火的中国医生眼里简直能把人憋出火来,有些护士一边工作一边还要载歌载舞、谈笑风生,忍住,告诉自己入乡就要随俗。
害怕。当地老百姓都说阿拉伯语,因为公立医院的病人大多是条件不怎么好的穷人,文盲也不在少数,没上过学根本就不会说法语;摩洛哥医护人员属于当地社会精英阶层,文化层次相对较高,法语自然很溜,还有不少英语也说的不错。作为医生不能和患者沟通已经给诊治增添了不少难度,要是再不能和作为医患间翻译的摩方医护交流那简直就是灾难!麻醉医生在这里的工作模式注定我们需要比其它专业知道更多的医学单词,从头到脚、各色疾病、各种药物名称、剂量和用法及设备都要会用法语说和听,哪怕错一点就会产生无法估量的严重后果,但这些方面在过去的半年脱产学习中根本没法面面俱到,紧急情况下也容不得你翻书查字典,都必须脱口而出,我有点像刚入临床的实习生,拿着针筒都会感觉手在发抖,哪怕是一个最简单的小手术我都很害怕起来。
被试探。作为新来的麻醉医生,护士们可不会那么快接受你,他们会给你出一些难题来试探你的技术和处理能力,再加上语言上还有一些障碍,一开始我能明显感觉到他们的不信任。记得有一次,一名产妇术中发生支气管痉挛,气道压非常高,氧饱和度也逐渐往下降,我下了用氨茶碱静脉缓慢推注的医嘱,麻醉护士法蒂玛却坚持摩洛哥医生从不这样做,任我怎么解释都没用,情急之下我自己动手,没想到她还打电话给摩洛哥麻醉医生,虽然说的阿拉伯语,但明显就是在质疑我的做法,一肚子火但也只能忍气吞声。药物很快起效,产妇转危为安,法蒂玛这才连声说“Très bien、Très bien(太好了)”,还对我表示抱歉,并请教我氨茶碱的用法,从此就再也没发生过类似事情了。
初来乍到,各种不适应、各种矛盾、各种质疑,面对这一切,我们用实力证明自己——这,是中国医生的做法!
讀后,還沉浸書中,久久不能忘懷,深動,感人,啟迪⋯⋯。再讀也有興趣
回复 @戀文: 衷心感谢您
太感動人了!堅持讀完
回复 @戀文: 谢谢您一直以来的支持
越讀越🈶️味道,繼續著
越讀越🈶️味道,繼續著
回复 @戀文: 多谢多谢
继续读下去
回复 @戀文: 多谢
🈶️🏠的感觉非常好,🈶️🏡就🈶️情
勇于面对現实
回复 @戀文: 过奖了
真实真情
引人入胜,等着更新。
回复 @奔跑的熊: 我会尽快更新,期待您的继续关注
夏老师辛苦了,援非医疗队辛苦了!
回复 @北极熊: 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