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接下监护室工作的那一会儿,我真的很后悔,因为这里的监护室所收的病人就像个大杂烩,各色疾病均要涉及,仅靠我在国内积累的临床麻醉经验一时根本无法应对,但随着体验到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乐趣后,证明当初我的决定还是正确的。
记得有一次,护士打电话让我去重症监护室处理一名被蝎子蛰伤的两岁患儿。在国内是绝不可能碰到这种患者需要我们负责临床麻醉的医生去处理的,好在刚来时听说过这里夏天经常会有这种病人送过来,临时也抱过佛脚上网查过,不然可真要“丢脸”了。当护士问我处理时我似乎也能“侃侃而谈”一番:扑热息痛解热镇痛、胃复安防呕吐、强心药物支持……,护士频频点头,突然他问我这个患儿要不要插管?还一个劲地跟我说“Priapisme、Priapisme”,我一下子楞住了,什么意思?他拉我到旁边,指着墙上的一张照片给我看,原来是一张摩洛哥关于“蝎子蛰伤”的诊疗常规,上面指出幼儿和Priapisme(阴茎异常勃起)都是重症的指标之一。虽然这个患儿目前确实是还没达到需要机械通气的指证,但我还是为自己学艺不精感觉有点惭愧;毕竟之前都是纸上谈兵,当得知这名护士以前是在乡下一所医院供职,接触过很多蝎子蛰伤的病例,于是我很兴奋地和他探讨起经验来:知道了哪种蝎子有剧毒、为何摩洛哥的医生会达成不用抗毒血清的共识等等。中国有句古话 “三人行必有我师”虽然是护士,但他们的工作经验也能填补我的某些空白。
还有一次,是在重症监护室诊治一名有机磷中毒的女孩,这个先前也仅仅是在上大学时书本上学过,这次“亲临现场”,终于见到了有机磷中毒患者经典的“毒蕈碱样表现”、“烟碱样表现”,从此我对这种疾病的认识就不仅仅停留在书本上了。
除此之外,我还经历了诸如溺水、颅脑外伤、酮症酸中毒、毒鼠强中毒、严重的电解质紊乱等疾病的抢救,每一次的实践和学习都让我受益匪浅,渐渐地,我爱上了在监护室的工作。
刚来摩洛哥时,有段时间看着朋友圈里大家在说国内的技术更新有多快、又掌握了许多新药新方法,心里不免有点“羡慕嫉妒恨”;在非洲由于设备、监测手段和药品的缺乏,让我有时仅仅只能做到“尽人事听天命”而不能精益求精,感觉失落感很强,生怕自己回去后跟不上形势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似乎还是能在这里找到很多学习和工作的热情。医学无边界、专业也没有固定的框架,锻炼了强大内心的同时,也迫使我不断地温故知新,这也是一种收获。
讀后,還沉浸書中,久久不能忘懷,深動,感人,啟迪⋯⋯。再讀也有興趣
回复 @戀文: 衷心感谢您
太感動人了!堅持讀完
回复 @戀文: 谢谢您一直以来的支持
越讀越🈶️味道,繼續著
越讀越🈶️味道,繼續著
回复 @戀文: 多谢多谢
继续读下去
回复 @戀文: 多谢
🈶️🏠的感觉非常好,🈶️🏡就🈶️情
勇于面对現实
回复 @戀文: 过奖了
真实真情
引人入胜,等着更新。
回复 @奔跑的熊: 我会尽快更新,期待您的继续关注
夏老师辛苦了,援非医疗队辛苦了!
回复 @北极熊: 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