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米克诺斯岛 第八节

  8

  酒精灼烧着凯放的胃,他的风趣,他的才智,全都不见了。他的眼皮耷拉了下去,没有了神气,呜咽着自言自语:“我爱你呀!”,一种平日里难以被表达的言辞,从他嘴里脱口而出,一遍又一遍,不见羞赧。

  周哲温和地凑在他的身边,靠得很近,头发浮在他的面颊上,想给他安慰。这种轻微的接触,让凯放感到了一丝暖意。他稍微振作地坐直了身体。然而从他的眼神中,我看到仍有无数的记忆纠缠着他,他心怡女孩的眼神、长发、着装,那种烙在他内心深处的某种美,某种眷恋。他需要一场新的恋情,让他重回那激情四射幸福的样子。

  陈平把随身携带的外套,披在凯放的肩上,他看了一下大家,关切地问:“要不我们回吧。”我们默契地点点头,站起身,陈平搀扶着凯放,我和周哲挽着桑尼,步履蹒跚地向门外走去。

  崇尚自由的希腊人,睡得很晚。街上依旧灯火通明,欢快的乐曲与谈笑、碰杯声混合在一起,喧哗与骚动在影影绰绰的灯光下,清晰而暧昧不清。

  周哲前一天改签了酒店,我们五个住在一起,方便了许多。回到酒店,月亮越升越高,清幽的月光,梦幻而美丽。周哲朝大堂的白色钢琴走去,微笑着对大家说:“今晚,让我给大家弹一段我喜欢的音乐,希望你们也喜欢。”

  她轻抚琴键,陈平很快就听出了曲子,生怕打扰了周哲,小声对我们说:“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喜欢,在西藏经常听这曲子。”

  在窗外静谧月光的衬托下,周哲显得柔美而优雅,她的手上下跳跃,娴熟地从指间弹出款款深情,时而激情澎湃,时而款款深情,牵动着我们的每一个细胞,牵动着我们的神经、我们的情感。

  弹奏完,周哲回到我们的身边,“好听吧,我自己都忘记弹了多少遍了,今天的月光很应景。”她平静而温和的话语,把我们从神思恍惚中拉了出来。

  桑尼清醒了很多,拍着手说,“好听,真好听。”然后用肩膀碰碰旁边的凯放:“是不是啊,令狐冲。”

  凯放眼睛在半睡半醒间眨巴着,发出微弱的声音:“是,是。”

  周哲忽闪着那双大眼睛,打趣地问:“为啥叫他令狐冲?”

  桑尼清脆地回答:“因为他喜欢的是她的小师妹啊,从高中到本硕连读七年,十年同窗,追得好苦哦,可惜半路杀出来一个林平之。”

  “看不出来,还是一枚情种。”周哲笑着说。

  坐在旁边的陈平打趣说:“任盈盈多好啊,金庸把盈盈列为理想妻子之一呢。大凡正常人,渴望被人疼,也喜欢去疼别人。令狐冲和小师妹虽青梅竹马,情真意切,但岳灵珊从小被宠,她从内心需要疼爱别人的机会。而令狐冲充当的都是保护他人的角色,内心也希望被他人疼。这种平衡,才长久。”

  桑尼伸出大拇指,啧啧赞叹陈平的爱情理论,“我应该把古筝捡起来了,好觅个知音,觅个好良缘。”她打量了一下四周,伸开拇指和食指,做了一个八字,“我从小学开始就学了古筝,八级呢,无米下炊,不能献曲一首,遗憾啊!”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看你和凯放挺合适,金童玉女,多好啊!”陈平调侃道。

  “不要乱点鸳鸯谱啊,要是那样,现在还不来电。是吧,凯放?”桑尼口气坚决地反驳陈平,如此坦率,令人不容置疑。

  凯放点着头,“是,是……”,斜靠在周哲肩上。

  “哎呀……按目前的加班节奏,恐怕退休时才有机会把古筝从书柜上拿下来了。”桑尼嘟着嘴,哼了几声,举着双手,头与腰跟着左右扭动、左右摇摆,关节发出咔擦咔擦的声响。

  周哲把凯放的头扶正,对陈平说:“扶他去房间吧,睡一晚,明天就好了。”她又回过头对我和桑尼说:“爱情不是言情小说里描写的那样,海枯石烂,从一而终,大多的爱情,来得匆忙,去得也仓促。”

  “我与孩子的爸爸是大学的同学,结婚时,令很多同学眼羡,说我们是天造的一对。生了娃没多久,他就有了小三,我们就离了婚。这么多年,我与宝贝相依为命,本以为,她工作后,我就可以好好地休息一下了。”周哲时而温和欢笑,时而冷淡严肃,有点让人捉摸不透。

  忽而,她又泪眼朦胧地说:“以前,我时常给我的宝贝说,决定你成为什么样的人,不是你的父母、朋友,周围的任何人,是你自己,你要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做你自己的选择,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现在只能说给自己了。”

  “不要太悲观,爱可以是一瞬间,也可以是一辈子。”那一刻,听着周哲的诉说,看着流泻到窗边的淡淡月光,我感觉到悲凉,好似看到圣洁的月光从她的指缝间悄悄溜走。

  我们三个女人失望而热烈地讨论着爱情。桑尼清澈的眼神,散发着美好而清新的气息,她幻想着的那个还未出现的、英俊挺拔的男人,不厌其烦地描述着他的身高、面容、生活喜好,那摄人心魄的魅力。这种气息在周哲已婚过的女人身上,涣散殆尽。甜蜜与辛酸,心动与失望,纠缠交织,在记忆的岁月中留下伤痕。

  夜空沉寂了,我们各自回到自己的房间,等待着新一天的到来。

评论
  • 在这样的故事背景下阐述上一辈人与现代人婚恋观人生观的冲突,年轻人(我)喜欢看,不知理解是否正确。


    木兰 作者

    回复 @Darcy: 谢谢关注,本小说的构思立意一方面是对当代人生观的思索,另一方面是面对无常挫折时的自我救赎。


  • 加油!


    木兰 作者

    回复 @刘诺: 谢谢,共勉!


  • 期待更多的作品!


    木兰 作者

    回复 @编辑部: 谢谢勉励。


  • 祝贺新作问世!


    木兰 作者

    回复 @云舒丫丫: 谢谢,一起加油^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