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料峭西北情
江南春色,温软而幽怨,细细密密落着不大不小的雨点,最适宜撑把油纸伞去乡下的小巷寻找诗情画意。或约三五好友,在乌蓬船中畅饮,三两碟小菜,四五杯小酒。看着雨滴在水中激起涟漪,一种古典的美,悠远而绵长,开始在胸中荡漾。也许是女儿红的劲道,一腔热血万丈豪情便油然而生。酒酣之际,朋友邀我讲述老家西北的春色。
醉眼朦胧中,回到了久违的老家。热炕头、大馒头,也是这么围坐着,在土炕上听老爷爷讲古老的传说。
西北的春天依然是雪的世界,早晨起来,地上就铺了厚厚的一层,踩上去吱吱有声,将腿脖子也淹没。孩子是最闲不住的,一骨碌爬起来穿上棉袄棉裤,包的跟粽子一样冲向大麦场。顺路有松树柏树,细密的枝叶上盖着晶莹的雪片,便有人猛蹬树干后迅速逃跑,刷的一声雪片铺天盖地而下,别的孩子变成了白发老人。乳臭未干的小孩也去蹬那树,被反弹回来,脚下不稳就倒下去圆鼓鼓的在地上滚,还要拉着别人的后腿直到一大帮孩子滚成一堆。反应快的孩子先爬起来抓两把雪,再爬到别的孩子身上往人家衣领里塞,最后垒了一摞的孩子轰然倒塌。
女娃娃也不闲着,系上红头巾穿上红棉袄,手拉手一起跳绳,或者跟在哥哥们后边,等垒好雪人,不忘了给打扮打扮,将红纸条贴在嘴上,或者找来晶莹透明的黑色圆珠子当雪人的眼珠。也有捣蛋的男生,将鞭炮塞在雪人嘴巴里,轰的一声雪花四溅。女孩子一边抱怨一边做医务人员,再做一个更漂亮的脑袋架在雪堆上,不忘了把自己的围巾也系上去。
春节过后是农村最清闲的日子,社火便红红火火闹了起来。一阵鼓点过后,孩子们竖起耳朵,从雪堆里爬起来,把门板往家里抬。孩子爹早都出去晒太阳侃大山了,娘从早晨开始便不停的唠叨,看见儿子满身是泥,于是从头上取下大围巾边抽孩子屁股边骂:“好好的门板,你拆了拿去滑雪?那挑水的路多陡啊?让你们滑的光溜溜的,刚才你大妈去挑水,跌了一大交,两个水桶都摔坏了,两手两脚一起用才爬上来。”孩子们是不管这些的,拿上鞭炮,早往社火场去了。
社火场地在全村最显眼的地方摆起,早都准备好的锣鼓、狮子一件件抬出来,农民们一年最热闹的场面就这样铺开了。鞭炮响起来,锣鼓敲起来,狮子舞起来。壮汉们抢着顶狮子头的,争着敲锣打鼓的,在黄土坡上释放着过剩的精力。大姑娘小媳妇便挤眉弄眼的相互捉弄,解下围巾,搓搓手上的面,或者将正在拉的鞋垫塞进怀里,将针别进头发里,跟正在畅开胸奶孩子的女人说,看你男人真壮啊,狮子头都顶个把小时了。对方说你以后找个更壮的汉,晚上在床上也顶个狮子头。女人们就狂笑,于是鼓点更密了,狮子更凶了。领狮子的武士侧头看女人的当儿就一棍子砸在了狮子头上,于是又引来一阵狂笑。
哈哈哈哈,兄弟们的笑声在水波中荡漾,引来桥上人群的注视。我才从记忆中惊醒,回到身处其中的江南。江南自有江南的妙处,青山依依,绿水悠悠,孕育了一代代儒雅而脱俗的才子墨客。身处水乡,我也只能算个江南游客,骨子里依旧烙着黄土坡的粗犷,脑子里依旧是北方的风俗,也正因如此,在这个春天里,我才更深切得感受到了江南的韵味,以及北方的豪迈。
作品很不错,已好评,欢迎回访给个好评
优美的文字,优美的表述,犹如身临其境
顶你
老乡,我平凉庄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