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挖银去

  腊八挖银去

  程啸

  小寒过后,天气更冷,冬眠的欲望也更强烈,乘周六睡个懒觉,饿得辗转反侧才起床,却发现冰冻一夜后,太阳露出了灿烂的笑脸。在阳台拿起牙缸时我惊异万分,天冷后早晨总停水,前夜储存了一牙缸水被冻成了冰棒,倒出成杯状,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

  “银子!”我不禁叫出了声,白花花的不都是银子,却使我想起了曾经腊八挖银的童年。不假思索拿起电话打给西北老家,那头似乎蒸发着节日的喜庆,老妈一开口就说:“你们南方没银子挖吧?”没等我反应过来,就传来孩子们唧唧喳喳的叫声“挖银去喽!”

  今天是腊八?那真的要感谢上苍对我的眷顾了,连雪花都很少飞舞的江南,赐予我代表福祗的腊八银。至于腊八粥,就自己动手。把小米、花生、红枣放锅里煮的当儿,脑中浮现出了挖银的情景。

  “挖银去!”是腊八孩子们起床后的第一句话,用棉袄棉裤裹成粽子状,拿起脸盆、篮子、铲子就往山沟里冲。跑在最前面就能挖到最好的银子,但前面的需要开路,那山路还被积雪覆盖着呢。一般下坡时两人左右两边拉着另一同伴滑行,或者一帮孩子蹲下来后面的抓着前面的腰开火车,但比较容易出轨,最终都以所有“车厢”圆鼓鼓的翻滚在地告终。想安全就用门板做旱滑,避免摔倒时屁股跌坐的痛楚,但免不了回家被老爸打屁股的结局,毕竟家长不会眼睁睁看着你拆门板,正所谓先拆后揍。也有独滑侠,一屁股坐进脸盆里,两手在雪地上一撑就高速滑行起来,需要高潮的技巧控制方向和平衡。最好跟在别人后边,觉得控制不住就直接滑到别人身上去,大不了激起公愤,衣领里被多塞几把雪。

  在山路的积雪上滑的不过瘾没关系,到了沟底平坦的冰凌上,想不滑都不行,为了保护屁股,大多选择匍匐前进。阳光从山那头懒洋洋的一点点露出笑脸,满山雪花调皮的跟孩子们眨眼,仿佛置身于雪白的童话世界。而眼前的冰凌,更是晶莹剔透、熠熠生辉,那就是要挖的腊八银了。瞅准一块最干净漂亮的冰凌,坐下来用铲子开始挖。挖银自始至终都充满了嫉妒和争夺,总觉得别人挖的那个地块最诱人,于是扑过去和人家在冰凌上翻滚,或者偷偷从后边推人家一把,对方就刷的滑行起来。但没等自己坐稳,两边的手已经被抓住,身体像陀螺一样开始打转了。

  所谓无人迹处有奇观,要挖到真正的好银,需要在最寒冷的地方寻找,一般山沟的缝隙里终年不见阳光,那里的银子成色最好,甚至倒挂着胳膊一样又长又粗的冰凌,直接铲断根部,那就是上等的银子了。

  折腾饿了,大伙一起带着银子爬山回家。进门就闻见香喷喷的腊八粥。腊月八,家家锅里啪嗒嗒,啪嗒嗒是形容锅里糜子煮沸的声音,现在日子好了,一般用大米代替糜子做腊八粥。寒冻腊月里端碗热腾腾的腊八粥,别提有多香甜。我眼前似乎就飘起了腊八粥的香味,鼻子嗅嗅,好象不是在回忆里,是自己煮的腊八粥在冒香气。

  一大碗粥下肚,开始处理丰收的银子,小块的架在门顶上,祝福来年开门大喜。大块的盛脸盆里藏起来,富裕需要隐藏,不然就有危险。即便如此,到了晚上,左看右看泡脚盆就是藏银的脸盆,银子早被烧成温水用来银盆泡脚了。于是哭着闹着要银子,大人只好把孩子抱进被卧讲故事。讲佛祖求道时,某天饥渴难耐昏迷在地,有善心人喂他吃米粥,佛祖觉得香甜可口,甚至连粥里的野果也甘美无比,当天就得道成佛了,而那天正好是腊月初八。

  孩子们在暖和的被窝里迷迷糊糊的,不知道求道有多艰辛,也不知道成佛有多美好,只知道挖银很辛苦但很有趣,还梦见天地间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很开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