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看到我们中国的文字就感到特别骄傲,因为这一个个文字不仅身形俊美、刚正有力,更有着四腔四调的完美读音。其实,这些还都是次要,最最精华,也是让我们应该满怀感恩和激动的是每个文字里的内涵。
经历了五千多年风风雨雨的渗透,经过亿万人的心血和智慧,他们不仅包含着知识,更渗透着人类的情感,穿越着千古传达给每一个子孙后代:文字的沉淀是艰辛的,更是深藏着道理和人生哲学。而,正是这些,才需要我们紧记、牢记和沉思。
想起许久前每每打开网络便会看到各类影星、名人的婚恋故事,犹记得张柏芝和谢霆锋。张柏芝美丽大方优雅,谢霆锋成熟稳重上进。但后面的情节却是不由地使人伤感无奈,脑海里闪过两个字“恩爱”。
“恩爱”,有恩才有爱,古人的智慧和才学再一次让自己惊叹。没有千年的积淀,又有谁能够在短短的几十年生命中感悟到这两个字的深度和分量,又有谁能够大智地将两字连在一起形成词汇。
可是现今我们又如何解读。恩是债,爱是情,怕更多的是情浅恩累。
妻子有难时,丈夫不离不弃,是爱更是恩;为丈夫,生儿育儿,妻子也是有恩也有爱。
现今媒体,时有正义凛然,时又宛如四处奔走相告的七姑八姨。仿佛火苗一起,若无四周风助,便失先机,无关火势与伤害。
报道的,看热闹的,空气里无处不是充满着喧嚣声,……
在飞速发展的经济中,或许可以不光忙着生存,我们还可拿出文字,这是前人们智慧、汗水和灵魂的结晶,用这些文字的重量掂量一下自己,掂量一下生活,掂量一下我们可以拥有的灵魂。
2011
《家乡》——《师恩》里记录的是自己童年恩师,一直想刻写颜老师的形象,落笔时,记忆里却只剩下几个片段。 小时候受伤后用了三年时间我才可以和正常孩子一样站立行走,庆幸那三年能够遇到颜老师。她总讲我是个心思敏感而细腻的孩子,若没有她三年呵护,怕是自己会躲在角落里哭啼自卑地长大。
为什么不特批家长跟下病危通知的孩子在一起呢,会不会真的有起死回生的意外疗效?见国外媒体时有报道过类似事件。
回复 @格是格非: 希望将来可以,但除了医生、医院设施改善,患者家属也需要提高医学常识的认识和谦虚态度,否则不利于起到关怀和心理护理的作用,反而会影响治疗。
作品很不错,已好评,欢迎回访给个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