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听说了没?那个,那个年纪第一名的什么,什么安娜,作文竟然拿到了市级优秀哎,真是了不得。”
“对啊,我老早就听说,她的作文从初中开始,就作为范文在语文老师那里一直榜上有名哦。”
“真是厉害,走,快点去听经验交流咯。”
“喂,同学,今天的作文课是在礼堂吗?怎么搞得这么隆重啊?”
“地点没错,原因就不知悉啦,等会去了不就一切都知道啦……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待君来为你揭晓。嘻嘻……”
现在正是上课时间,只见学生们三五成群地结伴有说有笑,往学校礼堂走去。一路上还不停地品头论足,大家都很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课程,足以需要全年级的同学集中到一起学习呢?
有一位同学猜测说:“会不会是有作家过来给我们讲课?”
立马,便有一位同学反驳道:“应该不会吧,学校不可能傻到在高考前半个月,把我们往作家路上拉扯,这会影响升学率的。对于俺来说,只要能写作文就好咯。我觉得,这事八成是从外面请的专业写手过来交流经验的。”
“不对,不对……”一股谜底即将揭晓的氛围弥漫在空气中。
到了大礼堂,大家一排排整整齐齐地坐好,等待神秘嘉宾来临。而这之前,还可以抓紧时间赶紧交流一会儿。
魏子涵因为要把魏子奇送回住处,从哥哥住处返校耽误了一刻钟,所以,一到校园就直奔大礼堂,至今还没闹明白今天的课怎么这样上,目的何在?
这些问题,他只是一闪念之间,很快,他的思绪便转移了。他只是静静地坐下,左右寻找着那个熟悉的倩影。按照常理,这种全年级一起上的大课,肯定能看到辛安娜,而且,按照她以前的上课习惯,应该就坐在前三排的中间位置。她曾说:“这既是对老师的尊重,也是对得起自己的时间,认认真真听课比什么都重要。”
虽说,此刻,魏子涵的眼前几乎一直浮现辛安娜认真读书的情景,虽说他始终坐在礼堂的前排,却还有另外一种思绪,始终缠绕着他,让他难以宽慰。
在他眼前浮现出来的是,电闪雷鸣中,辛安娜奔向妈妈埋葬的地方割腕自杀的情形。随后,眼前又紧接着浮现出老辛那下陷的面颊,焦虑万分的脸色,枯瘦的双手和手指,加上未老先衰的秃顶和白发。这些让人不舒服的情形,今天好像怎么也挥不走。正在纠结得头痛之时,忽然听到广播的声音,随后,出现了语文科目年纪组长郭大芬女士。她慈眉善目,长长的卷发总是盘成一撮用大夹子固定住。
“同学们,安静一下。高考在即,大家也知道,作文永远是一大硬骨头,没人能保证得十分,同样,也没有人在短期内真的可以学会小说家所具备的所有要素。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这样一次经验交流会,我们没有邀请专家、作家,也没有邀请外校的尖子生,而是请我们自己本校的三名作文高手给大家朗诵下优秀作文。大家欢迎。第一位,辛安娜……”
辛安娜穿着一件白色连衣裙,一双乳白色的袜子,配上那双黑色舞鞋,真是美艳绝伦。她向观众们敬礼,随后便开始了作文朗诵:
《挚爱“110”,感受那个美丽的名字》
岁月匆匆,白发占据了你的头顶,血丝爬满了你的眼睛。奉献与索取的平衡,被你人生的砝码否定。为了孩子,你呕心沥血,默默无闻,如“110”般,定格在某个安静的角落,不喧闹、不邀功,但却永远让我们感到亲切和挚爱。也许生活中的许多,都将离我而去,不会失去的,是你的爱。
一个美丽的名字——“1”
用最轻最轻的声音,唤一个美丽的名字——父亲。
父亲啊,你的名字就是安慰,就是支柱。我唤你的名字在每一个清晨,每一个黄昏,因为你给我的,太多太多……你的爱,深而沉重。千门万户的世界里,我常找不到方向,不知道该往何处去,你的爱如伞,为我遮风挡雨;你的爱如雨,为我濯洗心灵;你的爱如树荫下的路牌,指明了东西南北。大街上汽车川流不息,大街旁人潮汹涌,十字路口绿灯闪烁、红灯亮起,该如何走上前去?你的爱如天桥,连接了每一个路口,每一个梦,让我安然通过。恐惧时,你的爱是一块踏脚的石;黑暗时,你的爱是一盏照明的灯;枯竭时,你的爱是一湾生命之水;努力时,你的爱是精神上的支柱;成功时,你的爱又是鼓励与警钟。父亲啊,父亲!你的爱如大海般深沉而宽广,你是我生命的阳光,你击碎了夜幕,照亮我苦苦期待的脸庞。
这么多年,你总是无声无息,在操劳疲倦中,一天天播种着爱的种子。远方,雁群开始南飞;田埂上,你双手捧起豆粒、麦子,后面紧跟水稻。在世俗之外,你过着自己默默无闻的日子。在日渐磨难中,你的发越来越白,你的腰越来越弓。
时光冷寞无情,儿女们都已长大,再也不能常常回家。在宁静的夜晚,你有多少次拿起电话却又放下;你想念孩子们,但却选择在黑暗中睁着眼睛,把孩子们放在心底,捧在手里,竭尽全力保护。
你从不与我们说,你那些苦恼烦心的事情,因为我是你的女儿。你从没有让我们看到过你的泪水,因为你不想让我们认为,你是软弱无能的。
眼见花甲的皱纹即将刻上你消瘦的脸庞,我那常年劳累的父亲啊,我想让我的诗、我的文、我的心、我的情,一起到高空飞翔;我想让你沧桑的眉头不再紧皱,让你瘦弱的身躯不再孤寂,让你思念的心绪不再纠结。我平凡而又伟大的父亲,我那无私奉献如绿叶般默默无闻深度的父爱! 无限芬芳落尽,惟有绿树依然。因为它扎根在人格的土壤里,默默地奉献着自己。
一烟袋的故事——“1”
人们常说,父爱是一座山,高大威严;父爱是一汪水,深藏不露;父爱更是一双手,抚摸着我们走过春夏秋冬;而父爱更是一滴泪,一滴饱含温度的泪水。
爸爸,请给您放心吧。我会考上公安学校。等录取通知书送来那天,我要亲自送给您,让您高兴得脸上开花。可是,我也清楚地知道,许久以来,无情的岁月,已经在父亲脸上刻下了印痕,父亲的颧骨凸起高高的,而眼窝子却是黑深深的。
还记得妈妈临走前说过:“你爸的身体不好了,动哪哪疼,眼睛越来越不好使了,可是他不让跟你们说,他说,你们姐弟好比啥都强,想到你的成绩这么好,他就哪儿都不疼了、眼睛看不见也没有关系的。”而这一切,我竟没有发现,想到这里,我不由得自责起来。
我的眼睛模糊了。父爱是口深井,女儿那浅浅的桶,怎么能量出井的深度呢?他说,孩子小时候多好,穷是穷点,可都在身边,叽叽喳喳地,想清静一会都不行……父亲的爱像右手,它只知道默默地给予,却从不需要左手说谢谢……父亲的爱像口深井,做儿女的我们,常常以为看到水面,就知道水的深浅。可是,终其一生,我也不能抵达父爱的深度,父爱又像右手,它做了那么多事情,却从不需要左手说感谢!
父亲就那样看着这列车,看着这个车窗,看着我,然后微笑,微微扬起嘴角。是一种自豪,还是一种说不出的苦涩。而后他静默,微微低下头,紧握一下拳头,再抬头。我看见父亲眼里的湿润晶莹的东西,震颤着我的心弦。父亲见我望着他,转过身去,再聊下去,那饱含着思念的泪水,必将冲毁他坚强的伟岸,那是他对我的思念汇成了一滴泪。
父爱没有延长的柔水,没有体贴的温馨的话语,不是随时可以带在身边的一丝祝福,也不是日日夜夜陪你度过的温度,父爱是一滴泪,概括了全部的语言。
零度以下的温暖“0”
父爱是人类最纯洁、最无私、最珍贵的情感,每一个孩子无不享受着父亲给予的幸福和快乐。但是,父爱是有分寸、有尺度的。
那是多久以前,我打电话或回家时,总喜欢找妈妈说话,与妈妈无论怎样总有说不完的话。有的时候爸爸会接电话,也不过简单几句,好像再没有什么好说的了。爸爸不苟言笑,话比较少,只知道干活干活,总有干不完的活。
如果说母爱是仁慈的,那么父爱是严厉的;如果说母爱是无私的,那么父爱是天价的;如果说母爱绵长,那么父爱是简短的。因为那简短的话语中蕴涵着心底并不细腻者的大爱。常说简简单单是福,那么这简短的父爱何尝不是呢?看似简短,但谁又能真正的禅透呢?每当与父亲交谈,眼前已不是昔日沉默寡言的父亲了,如同一位饱经沧桑而又知识渊博的老者,尽管他是一位农民。寥寥数语,也不知包含着父亲多少殷勤的期盼,数载望子成龙的心愿。
父爱那双粗糙而灵巧的大手,是童年的风筝和秋千,是那把木制的手枪,是那颗子弹壳做成的玩具,是那枚远航归来带回的虎斑贝,是那对过年时鲜艳的红绸结,是那张周岁时相馆里的留念照。
父爱是那个宽厚而温暖的后背,有多少回,往返于家里与医院之间,我不明白父亲的叹息是何意,只记得靠在父亲的背上放心地沉沉地睡。
父爱是那个贫瘠的年代里星期天餐桌上的鱼虾和雀鸟,是父亲从小河里钓上来、从深山里打回来,象大鸟衔虫一样喂饱那几张小嘴。
父爱是海马的育儿袋,盛满爱意,让幼小的生命安全无忧。父爱是那把精心扎制的拖把,于细微处漫漾的拳拳爱意。
父爱是那张沉默的面孔,再苦再累,也一声不吭,默默地吞咽所有的苦难、扛起所有的重任。父爱是烈日当头田间地头的劳作,是那弓着的背,是那直不起的腰,是那如雨的汗滴,是手上的血口子……
走过多少岁月,我才能真正发现,真正明白父亲式的爱。和父亲短暂的分隔重逢,我又惊心地看到父亲又老了,并不是鬓角添了几丝白发,而是那张被时间打磨的脸,皱纹如同阿尔俾斯山的褶皱,或许我长时间没见到了,或许我平常太不在意了,父亲早已显老了。
然而父亲却以他简短的方式,不时地向我送来爱的海洋,让我畅游,让我在路上无虑,就像是他庄稼地的幼苗、村子里亟待治疗的病人一样,我永远都是父亲眼中长不大的孩子,没有什么特殊的话语,也没有什么新鲜的方式,用最为平平常常的言语传递这股来自父亲的暖流,真切,通俗。“你在学校可要吃好,不要挨饿,有啥需要就跟家里打电话”,这是父亲每次与我通话,离家时分必不可少的话语,简短,却有着父对子的舐犊情深,简短,并不是简爱,里面充满着多少情感,也只有局中人才了解。
简短是父爱如同一本哲学,虽然有时苦涩,但里面填充着通俗的至理名言,有着亘古不变,父亲的大爱无言。简短并不是对父爱的简化,那是父亲对我爱的浓缩。
辛安娜的优秀作文还没读完,下面已经有好多同学,感动得眼眶湿润,不少女生拿出纸巾,默默擦拭着眼角。这一切都是为那位善良、慈爱的父亲准备的。
魏子涵明白,辛安娜对父亲的浓浓之情,比天阔,比海深。他咀嚼着辛安娜口中的那个梦想——公安,他瞬间明白了她想要赎回的是什么。让他感到庆幸的是,辛安娜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守住了内心的某种严整性、积极性,始终如一,不忘初心,真是一场拼搏。让他感到不安的是,辛安娜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从那件事的阴影里走出来,相反,将那件事放在心里做出的很多短视选择,让魏子涵感到揪心。
几乎将笔者年轻时期原创诗歌的一半,都用在此小说中了。希望得到批评斧正。继续创作中……
贴近生活,构思清晰,,很棒,加油!
看情节好曲折,得空细细拜读。加油。
很不错,很励志,很真实,现在的社会就是这样的。很喜欢,希望更新,加油
很不错,很励志,很真实,现在的社会就是这样的。很喜欢,希望更新,加油
回复 @太平之阳: 谢谢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也很喜欢你的文章,期待有机会多交流
《老辛家的复活》,将成为一本拯救之书,一本信仰之书,一本永不畅销但永不过时的书。我选择了用虚构来讲真话,用文字来激发生命活力。了解我的朋友们都知道,我不是一个“得过且过”的人,我只是想借此为现当代的农村留下原汁原味的“触感”,为当下的公务员、律师行业提供一些真实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