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吆!咱们的小张,张名师来啦,今天你可来得晚了些,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你的虫子可都到了我这个老朽的肚子里啦,哈哈。你们班我帮你看了一会儿,刚回来,你那几只虫儿还挺乖的,我怪喜欢。”对面一位指节上长着修长银色毛发的老人边坐下边习惯性地用掌根对齐案头那些本已整齐的辞书词典。
“啊哈,小生这厢谢过了。”我接着他的话茬儿一块儿玩笑。
“今天有点儿不舒服。谢谢您。”我望向他接着说。
“没什么,小事一桩。”他说得很轻松,“记得去教务处那儿打个招呼,他们的巡查人员刚刚过去。”他眉毛飞了几下。他的面部表情向来夸张。
老人姓常,一直都是这样,真诚乐观。刚到这工作时我就坐在他对面,有时候一整天都不见他闲着,一会儿看看微信,然后评价一下某个奥运会选手的相貌身材,一会儿又说说雾霾,说自己要是年轻三十岁肯定去搞生物科技,一会儿又突然蹑手蹑脚地蹭到某位单身男女身边帮人家分析为何没有找到对象。但这些事情他往往只是说说而已,话一出口就混入了满城雾霾,再来一股风搅拌搅拌,立马就无影无踪,我们谁也没见他真的给谁介绍过对象,当然他也年轻不了三十岁,可他就是爱说爱闹。但是他有时候也会十分正紧安静,像换了一个人。
常常有些学生来问他问题,一些不寻常的问题。“常老师,我想找您谈谈心,好么?”学生们一般都用这个开场白。每次他都不回绝,领着学生去了走廊的僻静处谈。高中生正处在人生的成熟期,恋爱、升学、成长,问题繁多得像满天星星,糊涂得像一城雾霾,有些小秘密不找父母谈却选老师谈也属正常。但不正常的是不仅本班的学生找他,外班的学生也找,不仅本年级的找,其他年级的也找。每次透过窗户望向那个僻静角落,我都被他那静静望着远方倾听学生说话的姿势所迷惑,这哪里是那个活宝一样的常老,我总记得在日本醍醐寺见过这样一位端坐抱膝望向远方的人,只不过那是一位老年僧人,还有一种难以言传的清澈目光。等等,我似乎从未见过常老远望时的目光,他远望时该是个什么样?他的背影真像一个专门吸引好奇心的黑洞,我终于按捺不住朝邻桌的老师打听起他来。
“你说他,常老 and Bigbao。”一位英语老师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抬起下巴望向他口中的大宝。
乞丐的故事,期待与众不同。ps.罗同学,你是不是每个作品都要评个“妙啊"…😂😂😂
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