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从对方口中,我得到了几则他的轶事。

  第一则是个玩笑,他这六十岁的老人竟有一个孩子气十足的外号——大宝。那是他二十几岁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一天傍晚突然下了大雨,下班时分仍不见雨停,许多人都等着家人送伞。给我们的常老,也就是当年的小常送伞的是他的母亲。老太太敲门而入,抚着小常的肩膀说:“大宝,家去了。”这话甫一落地,大家还未反应过来,等回过神来,顿时哈哈大笑。我们的大宝羞得脸红,推着母亲的背就往外走。从此,“大宝”就成了大家调侃他的口头禅,他也不生气,只一笑也就过去了,不过脸倒是再也不因此而红了。就这样,办公室里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他的外号也流传了一年又一年。由于他个性十足,喜欢不喜欢他的学生都爱打听他,高年级的传给低年级,低年级的传给新生,再加上许多老师也在课堂上常常公开以此外号称呼他,添油加醋,他这外号终于师生皆知了。后来我就在他们班的一次语文课间听过一句“我们班头大宝讲如何如何”云云,逗得我抿着嘴,前吻凸起,差点笑出声来,就因为这禁欲式的笑容,我还得了一个“假不正经”的大帽子戴。

  第二则轶事就没这么开心了。大宝很活宝,从年轻到年老,很爱开玩笑。他这样对待男老师也就罢了,他还这样对女老师,他这样对男同学也就罢了,他还这样对女同学。如今他是老了,风言风语少了很多,年青的时候,不知有多少人背后议论他。他对这些议论大多不在意,但是他在意一点,那就是他不准许别人议论他和女学生。这当然不是出于自己的什么保护的名誉之类,这些东西他不放在心上,他在意的是那些无辜的孩子,对于这些孩子,他从来都充满了关爱。学生和大人不一样,高中生更是敏感,特别是在学校这样一个熟人小社会,这样的议论对一个女学生来说无异于放逐。大宝需要想办法。他给自己定了一个规矩:对待女同学一定要严肃端正,得有个为人师表的样儿。这个方法奏了效了。公开场合,在女同学面前他都十分正经,让人说不出半句闲话来。但是,问题仍没有杜绝。公开场合这样做,大家都是监督者,都是见证人,可是有一种场合他没法堵人家的嘴,那就是女学生找他谈心事的时候。也许他习惯了,不注意,但是对于外人来说,这是他最不让人放心的时候。

  以前大宝跟人谈心不是在办公室外那个僻静角落,而是经常跟学生一起慢慢踱到建在半山腰的学校操场,谈得时间长了,就到操场看台上坐一会儿。外人也许觉得这没什么,但是我们这些做老师的对这个路线再清楚不过了,这是我们抓早恋的重点蹲守路线。想一想,夕阳里,两个人并肩走在去往操场的树荫下,然后再在操场上散散步,一块儿坐在看台上看夕阳······其实流言真的不全是大家以小人之心夺君子之腹,而是身处高中的师生们对这种关系都很敏感,这事要是放在大学,一点儿问题都没有,可是它偏偏发生在高中校园里。

  因此,大宝需要拿出第二套方案。通过多天的侦查,大宝给出了解决办法:把谈心的地点挪到走廊的一个僻静处。这地方是走廊的一个凸出,开口处有教学楼的柱子挡在中间,两边留着进出的通道,闹中取静,但是只要路过的人稍微注意一下,扭下脖子就能看到里面发生的一切。这样的走廊僻静处有很多,大宝把自己谈心的地点选在了三楼班主任办公室外面,他就是要让这些老师看一看他大宝究竟是个怎样的人。直到这个时候大家才发现平时没个正型儿的大宝原来听学生讲述时是这么正经、安静。从此流言蜚语彻底断绝,但是大宝却多了几丝神秘感。听学生说,这个时候的大宝很是深沉,寡言少语,善于倾听。这大概也正常,孩子的心事说出来就好了,没有必要非得给他们解决,倾听是最好的解决方法。当然,这只是猜测,我们都不是学生,没有近距离接触过这样的大宝,于是就任他神秘到了今天。

  第三则轶事是关于他的夫人的。办公室同事都是熟悉的陌生人,最大的证明就是我们都互相对对方的家庭很不了解。我们唯一接触同事家庭的时机就是他们的亲人来这办事。大宝的母亲几十年前来过一次,他的妻子也许来过很多次,但是大家记得的是一次。

  大宝闲下来时没个正经,但是工作起来却是个很认真乃至较真的人,做事情真个一丝不苟废寝忘食。当然,回报是他教学水平高,现在是省级名师,也算功成名就,正如大家说的那样,他的背后也站着一位贤内助。大宝肠胃不好,吃不得外面的东西。有一次开会直到中午,等到散会时下午的课都快开始了,饥肠辘辘的大家或用方便面垫补一下,或去学校门口的小店里吃一点儿,大宝却没个着落。可是他不急。后来大家才知道,原来他夫人早在办公室外面等着了,期间还把饭菜拿到学校食堂热了两次。这事把大家羡慕得不得了,都说自己一心工作功成名就,爱人悉心照料百般呵护,人生如此,夫复何求呀!

评论
  • 乞丐的故事,期待与众不同。ps.罗同学,你是不是每个作品都要评个“妙啊"…😂😂😂


  • 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