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神灯就在你的心中
——论心愿的秘密
你们到寺院里会听到师父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翻译过来就是“无量光”、“无量寿”。光是光明、清净、喜乐;寿就是健康。快乐地活着就能健康,快乐地活着就能长寿。所以阿弥陀佛四个字就是祝你正大光明,祝你光寿无量。“阿弥陀佛”也要求我们祝福别人,别人的无量光、无量寿也会回馈到我们身上。所以念阿弥陀佛,其实是一种祝福,是一种问候,是一种真诚的感谢,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融通。
有部电影叫《惊天秘密》,电影主题与佛教的有愿必成有些相似。它说每个人都有一盏阿拉丁神灯,当我们把它点燃的时候,所有的愿望都能实现。点燃那一盏灯就会跳出一个神,神会跪在你面前说:你是我的主人,你的愿望就是我的使命。这盏灯我们每个人都有,但是我们不相信自己。实际上人每天醒来,就同时拥有了一盏无所不能的心灯,但我们往往把它放在一边,同时又拼命地去执着另外一些如同浮云的东西。
“你的愿望就是我的使命”。大家到庙里去烧香、许愿、祈福到底是为什么呢?实际也就是希望自己、家人及其朋友能够诸事顺遂,——这是向佛表述自己的愿望。相同的,你也向自己的心神许下这样美好的愿望,以使命般的热忱来实现自己的愿望,诸天护法自然会保佑你成功。所谓“心愿”,不都是因心而生的么?恶念不生,则自然一尘不染;心生善念,则自然有正面的能量来帮助你、庇佑你达成愿望。如此这般其修心,自然能够达成“阿弥陀佛”的愿景了。
修行的雅量
——论天赋和平等
内心要丰足、喜乐和清净,得到我不喜,失去我也不悲,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如果真能做到这样,那我们就能时刻保持一颗非常平和的心来面对自己那似水流年的生涯。
正如作家王小波所言:“一个人的一切就是似水流年,除此之外,都是片刻的欢愉与不幸。”人生需要一种“闲看庭中花开花谢”的心境。职务的高低、物质的贫富,都是一个过程。如果我们能把握好自己的平常心,那么高居庙堂之上也能够洒脱潇洒,隐退湖海之间也不会留下任何的遗憾。
日本著名的哲学家、企业家稻盛和夫,一生当中创建了两个世界五百强企业,中间还出家了三年,也跟着师父四处向别人乞讨。在倍受中国儒家文化影响的日本,乞讨是一种卑贱的生活方式。在乞讨的过程中,有一个环卫工人给了他五百块日币,他当时感激涕零——这个瞬间触动了他,甚至在写书时还记忆犹新。因为他认为在人性的层面上,不管你是富有还是贫穷,是高贵还是低贱,从“人”的角度上来观照,都是平等的。当我读到这一段的时候,就深深地感受到共产主义所提倡的平等,不是物质的平等,也不是地位的平等,而应是人性的平等。我今天在这里扫地,也是一天;明天站在政治舞台上,也是一天;后天带领几万人去做企业,也同样是度过一天。每个人的一天都可以是自我修行和提升的过程。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未知的事物,或许人类永远无法知悉。就如我们目之所见、耳之所闻的世界,并不等于真实的世界。无穷无尽的事物存在于这个世间,人们用自己的诠释来了解能了解的,其实这些诠释并无确切可言。妄想以自己的观念去主宰世间的人,不如问一问自己,水与火究竟谁对谁错呢?
认识宇宙(天地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也是这样。我们对时空的知悉实在太少太少,远没有资格来预言或推测它的未来。我们可以预言的,只是属人的一小部分而已。我们现在既没有看到来生,也没有看到前世,如何去妄谈什么是因果、什么是统一(统一场、全息、事物彼此关联)呢?
人死了并不是身体幻灭,一切都随之消失,还有许多生命的信息存在这个时空,一个逝去的肉身会以其它的形式存在于异度的时空之中。
宁海有一个寺院有互助活动,当信众家里有人去世的时候,大家会组织起来诵经、念佛,帮助亡者往生。有一次他们去的那家去世的是一个女孩子,17岁得了白血病走的。当念佛念到下半夜三点钟,本来在念经的舅妈突然间跳起来,然后抱住女孩子父母的腿说:“爸爸妈妈,我真的不愿意死。刚刚走到门外,爷爷奶奶他们一定要拉我走,我不愿意走,你们一定要救救我。”舅妈都五十多岁了,发出来的声音就像那死去的女孩子一样。他父亲不理她,她跪在地上爬,抱住她妈妈的腿,最后女孩的妈妈扇了她一巴掌。她醒过来说,我怎么会在这里,刚刚不是在大厅里念佛吗?当时我一个弟子去参加了这个活动,回来把他亲眼所看到的这一幕告诉了我。
我们先不要判定鬼神有或没有,我们只要明白:这个世上真的有很多东西不是靠我们的眼睛、耳朵或其它感官可以了解的。也许我们所了解的只是这个世界的亿万分之一而已。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花花相对,叶叶不同的。有的人生来就有智慧,有的人生来就愚笨,这是客观存在的。古时有个比丘,佛陀教他念佛,念了“阿”字“弥”字就忘掉了,念了“弥”字“陀”字就忘掉了。没有办法,佛就让他每天扫地,什么都不要念,心里就想着两个字——“扫地”,他最后因念“扫地”而开悟了。
有一些人生下来就很聪明,这聪明是哪里来的,就是他前一世学过很多东西,积累了很多知识,留到这一生。而生而愚痴的人,照因果律,就是前世所积累的无明而已。这个人前生是畜生,今生可能笨得像一头牛;有的人可能是天人下凡,遇事一点就通。稻盛和夫也这样讲,他说人的一生就是提升品行、成就人格的过程,而富贵与权势无不形同浮云。
佳作!已赞!我的《同行》,欢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