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另外,章太炎先生讲古文学。太炎先生是近代国学大师,他的说法恰同康有为的说法相

  反,康有为说六经皆是孔子托古改制,章太炎说孔子是真正的信而好古,是真正的史

  家。康南海认为(128)后来的古文经是刘歆伪造的;章太炎反过来说,刘歆所传的古

  文经都是真实的历史,孔子的地位与刘歆一样,他的文化的工作,就是保存信史,孔子

  地位,是保守学术,传到民间,对贵族平民平等看,於是把古代阶级的关系削平,这是

  章太炎先生的看法。这个看法比较说很达情理。但是章太炎先生有另外一面,他对於中

  国学术思想的看法,把孔子与刘歆平等来看。在清朝末年,他写了几本书:典论,国故

  论衡等,在这些书里面,他说要讲中国学问,如果做文章,就须有魏晋文学之名理之文

  做标准,如果论思想,就要以佛家作标准。以佛家作标准,他怎样看法呢?譬如对于孟

  子荀子,以佛家的标准来批评,孟子只知道“我爱”,荀子只知道“我慢”,至于孟子

  荀子讲性善性恶都是偏见,对於中庸、大学、易传,他说这个是像印度的梵天外道,他

  都看不起。再下来是宋儒,而在清朝末年,一般思想均与宋儒的根本思想相悬。因此一

  方面看起来章太炎先生相当之推重孔子,其实在清朝末年的时候,他这个思想并不真很

  尊重儒家学问的,在民国他又变了,他晚年讲中国的学问,有些名称都是他创造的,譬

  如诸子学,国故,他以孔子也是诸子之一。以前时代不把孔子看成为诸子之一,孔子是

  个圣人。国故这个名称,我怀疑也是章太炎这本国故论衡之后才流行的。国故这名称本

  来也很好,但假如用另一个意思,便变成这些都是过去的,是旧问题。可以说中国从前

  的学术传统,孔子以后的思想家,都没有一个人在章太炎先生的心目中,他自己当时很

  自负。(129)

  这两个人的思想影响到民国初年的学风,在我开始读中学的时候,那时讲什么整理国故

  ,考据历史,说什么疑古,这些都是从章太炎先生的观念传下来的。我们细细看看,胡

  适之先生当时就是讲整理国故的,他的朋友钱玄同就是疑古的,陈独秀是批孔的,这些

  材料我都看过,初看起来好像是由新文化运动来的,其实都不是,是从清末章太炎、康

  有为来的,他们一方面推祟孔子,尊重中国从前的经书,另一方面是开始了后来的怀疑

  经书,反对孔子的思想。从这处我连上我个人读书的情形来讲,也可以多少反映这个时

  代。

  我自己最初读书,与家庭的关系最大。我读书时代很早,我父亲是清朝的秀才,在四川

  教中学,后来教大学,他心目中最佩服的是章太炎,一谈便谈到章太炎。我最早读的书

  也就是章太炎与他一个朋友编的一本书,好像是「教育经」,是清朝末年的一本书,?Y

  面有讲文字学的,有讲诸子学的,是白话文,我七八岁时我父亲就叫我看。其实用白话

  文最早的是章太炎编的《教育经》。在我小的时候,我父亲并不真尊重孔子的。我读书

  的时候很早,可以说是两岁的时候,到我六岁的时候,父亲教我读的第一本书便是老子

  ,在我父亲心目中,他认为道家比儒家高,清朝末年很多人都是这样想,当然后来我父

  亲思想也变了。章太炎先生喜欢讲文字学。我父亲在我八九岁的时候就强迫我背说文。

  清朝末年一般的小孩子读书都是论语、孟子、礼记、诗经等四书五经,这个是根本。其

  实,我读中国的书,我所受父亲的教育,都不是正宗的,都不是中国从前教育(130)

  的传统。中国教育的传统是先读四书五经。说文是小学,小孩子最不能了解,我举这个

  例子是说我们的时代。我父亲后来变了,章太炎先生后来也变了,他在清朝末年很看不

  起中国传统的东西。这些老先生变化都很大,譬如梁任公先生,在清朝末年讲墨子,到

  后来在民国以后,也讲儒家。他们自己的思想在变,他自己变了以后,他们前期的思想

  的影响,仍留到后人,譬如章太炎先生到后来已不是他自己早年的思想,然而他早年的

  思想发生作用,影响到下一代。譬如说吧,在晚清梁任公时尊重墨子,后来很多尊重墨

  子的人变到去讲马克斯主义,但那时粱任公不讲墨子了。他讲孔夫子,他也不喜欢马克

  斯主义。章太炎也是如此,他到後来也不讲国故了,然而他把中国学问只当成一种国故

  的观念留下去了。他后来也不像以前一样鄙弃宋明儒,或者鄙弃孟子、荀子、大学,中

  庸,然而这个鄙弃宋明儒、孟子、荀子、大学、中庸的思想留下去了。对他们自己而言

  ,是进步,晚年比早年进步。但是他们早年的思想影响到下一代的时候,下一代的人承

  继他们的早年思想来发展,反过来??他们的晚年。在北平的时候,我是听过梁任公讲演

  ,当时我们的年轻人都是??梁启超的,说他是退步了。对章太炎也没有好感,??他的入

  就是受他早年思想影响的人。胡适之,其实也是受章太炎早年思想的影响。我年轻的时

  候都受章氏思想的影响。这中间的关系很值得注意的。

评论
  • 作品很不错,已好评,欢迎回访给个好评


  • 佳作!已赞!我的《同行》,欢迎支持!


  • 看到您笔下的乡野,共鸣感十足!因为我现在正在我的家乡收秋季果实――玉米和花生!感谢葛老师的推荐,也感谢您的分享!越读越喜欢!


  • 读了第一章,很喜欢,我会好好拜读的!对于一个对于文字有洁癖的人,我真心感谢您带来此书来华文!(抱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