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梁先生、欧阳先生这两个人,是几十年来都摆在我心中的。梁先生後来我还有机会见过

  他,也发生了关系。欧阳先生也和他发生关系。这两个先生,在我个人来说,做人方面

  我都有佩服他们的地方。我随便?H一些小事情,譬如在北平,梁漱溟先生,他白天不教

  课,也没有钱。他开了一串讲演——「人心与人生」,他说要收一点钱,收听讲的人一

  块钱,但是他又说恐怕学生没有钱,没有钱的可以写信给他,可以要一张听讲的券子,

  这是报上载的。我当时没有去听。为什么没有去听呢?其实我当时思想不是唯物论,我

  年轻的朋友都是前进的,要社会改革,政府改革,都是??梁先生,说他是唯心论的思想

  ,没有一点进步。我当时十七八岁,是受一种精神的威胁不敢去听,周围的朋友都说你

  不能去听,他是唯心论。後来,梁先生——以前我已见过他一次——有一天晚上请一个

  姓潘的先生,带了五块钱给我,转达梁先生的意思,说怀疑我在北京读书没有钱,(

  137)所以未能去听。其实我根本不是,我说这些钱我不能收,我也说不出个理由为什

  么我不去听,我是受了年轻朋友精神上的威胁,不敢去听。这可以说是我个人精神上脆

  弱的地方,其实我该去听。这个事情,是我对不起梁先生的地方。到现在,梁先生仍在

  大陆,前些时候,我接到他一封信,另外他还告诉一个朋友,他现在还在写这本书(人

  心与人生),隔现在已经是四十五六年,这本书写成功写不成功,不晓得,写出来,在

  大陆也一定不会出版。

  对於欧阳竟无先生,我也有对不起他的地方。後来,一段时候,我在中央大学教书,他

  叫我放弃了教书的事情,专门跟他学佛学。欧阳先生对我很不错,他说我父亲是他的学

  生,我父亲可以当曾皙,我可以当曾子。当时我不肯,我想我怎能一辈子搞佛学。不过

  ,对这事情我觉得是个终身的遗憾。对於这位老先生,我心?Y面一直都不能忘记他,他

  讲学问,一方面同他的生命连在一起,他对於後学的希望都是真诚的。同这两个人比,

  老实来说,民国以来,像胡适之先生之名流,像梁任公这些,在我看来都及不上他们。

  当然我的观念不同呀。一般人看来,梁任公胡适之在学术界的名气大,欧阳先生,梁漱

  溟先生在学术界的名气小,但我尊敬他们,多於一般有名誉的人。这个性格,我年轻的

  时候是有的。有些地方受一般同学朋友的精神威胁还是很大的,如果完全不受威胁,完

  全特立独行使好,但是我是不够的,这点牟先生比我强,牟先生比我特立独行。但是我

  也不是完全的跟着一般人走,最低限度,我当时尊重欧阳竟无先生、梁漱溟先生,便(

  138)和一般人的观念不同。

  我现在说到此地,就说我个人年轻时的思想吧。我觉得欧阳先生这个人了不得,但他的

  哲学怎么样呢?他讲唯识论。唯识论这个理论,最初我完全不能接受。唯识论说境由识

  变,其实这就是西方的唯心论。知识论上的唯心论,开始的对象不能离开心。当时我看

  唯识论是这样:如果唯识论成立的话,外面世界都是心——境由识变的话,这?Y有一个

  最大的问题没法解决,那么别人的心怎么办,怎样认识他心,如果说境是我心所变现的

  ,别人的身体当然是我心所变现的,别人的心灵那便不能存在。当然西方很多人拿这个

  理由来批评唯心论,说唯心论最後变成唯我论。

评论
  • 作品很不错,已好评,欢迎回访给个好评


  • 佳作!已赞!我的《同行》,欢迎支持!


  • 看到您笔下的乡野,共鸣感十足!因为我现在正在我的家乡收秋季果实――玉米和花生!感谢葛老师的推荐,也感谢您的分享!越读越喜欢!


  • 读了第一章,很喜欢,我会好好拜读的!对于一个对于文字有洁癖的人,我真心感谢您带来此书来华文!(抱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