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幸福的日子总是飞快地滑行,转眼就到了寒假。李布宁和莫求安婚后的第一个春节仿佛如高速公路上一块醒目的路标,刹那就逼在眼前。李布宁对年的期待仿佛一下子就穿越到童年时代。

  东北的年,无论如何的冰冷,总是给人一种温暖的期待,冰天雪地永远也无法冰冻孩子对年的幸福向往和享受。每年年前一个多月,爸爸妈妈就开始议论该买多大的衣服给孩子,买什么款式,买什么颜色,去哪里买,都是必须讨论的问题。其实,爸爸妈妈每年都会根据季节的变化给李布宁买不同的衣服,但没有哪一次买的衣服比过年前买的衣服那么严谨、隆重和神圣。李布宁对年的热切期盼就在一次又一次关于买衣服的讨论中变得越来越强烈。新衣服往往在年前一周左右买回来,爸爸妈妈往往会让李布宁反复试穿多次,然后又小心翼翼地折叠成方方正正的样子,先是装进一个布袋,最后才放进衣柜最顶上的一层。每次试穿,李布宁都舍不得再脱下来,这时,妈妈就会说,这是过年那天才能穿的衣服,穿上它,一年的日子就顺利了,李布宁听了似懂非懂的,但最后总会依依不舍地脱下来交给妈妈放好。所以,关于年,留在李布宁脑子中最幸福、最神圣的回忆就是买过年衣服这件事了。

  除夕,也是令人兴奋的。鞭炮声从天亮开始就没有停止过,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仿佛能慢慢地把所有人平时可能暴躁的脾气炸掉,所有人的表情慢慢地变得温暖、生动起来,孩子的笑容更是变得无比的灿烂。每家都杀鸡杀鸭,准备三牲果酒等贡品祭奠神灵和先祖。李布宁对祭拜的场景历历在目,大人一脸地严肃祈祷人寿年丰,连小孩也不得不忍住从心底涌起的欢乐,仿佛怕影响人和神的交流一样,尽力地屏住呼吸,不发出任何声响。祭拜完毕,大人一脸轻松,仿佛自己向神献上的礼物受到神的赞赏一样欢喜。小孩更是雀跃欢呼,好比作业受到老师的赞扬一样激动。

  年龄稍长后,李布宁开始帮助爸爸贴对联。她爸爸写的对联往往因为内容新颖,字体漂亮而受到邻居的喜爱,李逢时每年都会主动为邻居义务写对联。李布宁看着爸爸写的新对联,看着因得到邻居称赞而洋洋得意的爸爸,一种神圣的幸福感油然而生,对爸爸也更敬佩了。

  当然,李布宁最温暖的回忆还是春节这一天。这一天早晨,李布宁通常起得很早,然后是迫不及待地穿上新衣服,紧接着是恭喜父母,父母会分别打赏一个大红包。拿着大红包,仿佛拿到了皇上的圣旨一样,激动万分,仿佛自己新的一年都有了希望,有了保障。让李布宁特别高兴的是,这一天,无论怎样淘气,都不会受到父母的责骂,甚至,会不断得到父母的表扬。

  于是,年的隆重,神秘,自由,和谐,年给人们带来的欢乐和希望,都给李布宁无比温暖的回忆。好似有那么几年,也就是读高中那几年吧,李布宁曾对回老家过年产生过抵触情绪,也许是学习过于紧张,也许是受到无神论的影响,她曾对年的种种仪式不以为然,甚至嘲笑过父母的祭拜神灵和先祖的行为。现在,李布宁为自己曾经的无礼感到愧疚,她想,今年过年一定要在祭拜仪式时请求神的饶恕。

  莫念慈和张瑞珍得知莫求安即将和李布宁去东北过年的消息时,心里着实难过了好几天,特别是张瑞珍,总感觉自己的儿子活生生地被李布宁抢走了一样。她曾小心翼翼地问莫求安,能不能过完年再去东北,可新婚中的莫求安哪注意到母亲心底的悲伤?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母亲的请求,他觉得,自己当前最大的责任是照顾李布宁,给她欢乐,给她幸福。

  莫念慈和张瑞珍只好用不断为孩子购买年货的方式来讨他们的欢心了,他们想要孩子知道,他们是如何的爱他们,他们希望,明年孩子能留在家里和他们一起过年。莫求安自小到现在,一直是家里未来的希望,家里快乐的源泉,他从没有离开家去别的地方过年。莫念慈和张瑞珍常想,今年孩子不在家过年,我们会是怎样的光景?

  年就要来了,几家欢乐几家愁?谁能告诉我们呢?

  元旦刚过,李逢时和邱迎春就像孩子一样,期盼着春节早点到来。

  李布宁在去大学之前,一直没有离开过他们身边,她的衣食住行从来都是邱迎春做主安排的。刚上大学的时候,邱迎春总是担心李布宁会不会随天气变化添减衣服,能不能按时吃饭、休息,每天都要打电话再三嘱咐,慢慢地过度到每周打一次电话。每到期末放假前一个月就盼着李布宁回来,就开始为她收拾房间。

  李逢时和邱迎春很明显地觉得,李布宁结婚后的离家,与过去上大学的离家,是如此的不同。李布宁过去的离家,他俩的感觉仿佛放风筝,即使风筝飞入云端,他俩都觉得心里踏实,毕竟,手中牵着线。现在的离家,却仿佛放鱼入海,只知道鱼在海中,却不能随时唤她回来,心里经常是空落落的。为了排解寂寞,李逢时经常安慰邱迎春,“你别招急,我们放出一个,回来变仨,你就等着做姥姥吧。”说这话的时候,李逢时心里却是酸酸的,因为他心里也没底,啥时候闺女才能回来。

  离李布宁回来还有一个多月,李逢时和邱迎春就开始筹划收拾、整理李布宁的房间了。他们先是把小床更换成大床,把小衣柜换成大衣柜,添置了新鲜的被褥,还在墙上挂上了一个液晶电视,甚至,睡衣都为他们准备了。每天下班回到家,邱迎春总是先到李布宁的房间瞅瞅,看看是否还需要添置新的东西,她还经常要李逢时考虑考虑,莫求安会有什么需要。在他们看来,李布宁这次回来,相当于以前皇宫格格省亲一样,做为父母,一定要高度重视,严密考虑,不能出现任何漏洞。

  终于,他们接到了李布宁和莫求安回来的确切消息了,这时离春节还有五天。当天下午,莫求安和李布宁飞抵省城,然后转乘大班车回家。李布宁电话告知妈妈,他们预计在晚上12:00左右到家。

  邱迎春一大早就拉上李逢时再次详细地检查了李布宁的房间。接着去了菜市场,买了一大堆各式各样的菜,还特地买了白糖。她严肃地对李逢时说:“求安是南方人,偏甜食,你做菜时要记得加点白糖。”李逢时俏皮地回应:“遵旨。”

  买菜回来,时间还早,邱迎春和李逢时突然觉得好像没啥事做了,他们一会儿擦擦桌子、窗台,一会儿看看电视,一会儿走出阳台看看天气。看着远处白雪皑皑的公路时,邱迎春担心地说:“不知道求安是否适应这么寒冷的天气,这孩子看惯了青山绿水,一下子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他适应吗?”一想到这,邱迎春突然觉得,客厅和孩子的房间应该各摆放一盆绿色的盆景,于是,她紧张地对李逢时说:“快,我们赶紧去买两盆绿色的盆景回来。”李逢时一听:“有道理,我们马上去办。”

  到了市场,转了半天,他们终于选中了一盆松树,一盆腊梅。他们把这两个宝贝严严实实地包紧后,才小心翼翼地搬上一辆面包车里。回到楼下,他们指挥工人又小心翼翼地搬上楼,分别把松树和腊梅放在客厅和李布宁的房间里。

  安放好后,他们迫不及待地撕开包装。当整个松树打开后,整个客厅好像生动起来。接着,他们又打开了腊梅,感觉房间一下子凭添了春意。他们左看右看,越看越得意。邱迎春更是得意地说:“幸亏我想到了这个问题。”李逢时应和道:“是的,是的,幸亏你心细!”他们一高兴,李逢时竟忍不住搂住邱迎春,在她的额上给了一个重重的吻,“这是给你的奖励。”他说。

  天终于暗上来了,李逢时和邱迎春坐在客厅看电视。李逢时拿着遥控器,不时变换着电视频道,要在平时,邱迎春肯定责怪他了,可是今晚,她却一点不生气,任由李逢时随意的转换。

  眼看到了十二点,还没有等到李布宁,邱迎春忍不住打电话,接通后激动地问:“布宁,你们到哪了?”电话那头的声音同样激动:“妈妈,我们下高速了。”

  放下电话,邱迎春激动地说:“逢时,孩子回来啦!”

评论
  • 给你点个赞,欢迎回访本人拙作


  • 我的作品《海东青之翼》已全新集录发布,希望得到各位前辈的回访支持,多谢!已赞


  • 作品很不错,已好评,欢迎回访给个好评


  • 黄健云 作者

    好!下周继续发!


  • 离开故乡,接触新的人,新的事。这些环境反过来又成就了新的人生经验。多年之后,这些新的经验如何与旧的人生结合在一起呢?其实不仅仅是过年情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