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肿么办?从来没和希腊本地人打过交道,紧张,有啥禁忌没?”
“阅人无数,还紧张?”
“和这不一样。”
“有啥不一样,强迫症又犯了?嗯,明白了,费阳?要展示完美的一面给他,是不是?”
“当然不是,总不能出丑吧。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我职场的惯用战术。这也太措手不及了。”
桑尼与凯放一问一答地走着。夜色降临,小镇的路上散落着很多人,广场上空飘散着悠扬的音乐,成群的人不知彼倦地在那里载歌载舞。从此经过,我们能听到无数种语言,当然少不了中国普通话。
“不用紧张,首先语言沟通完全没问题,能与费阳沟通,和希腊本地人沟通更没问题,英语从小学开始就是希腊教育的主修课,大多数居民都能熟练用英语交流,比我们只应付考试的蹩脚英语四级好多了。其次,希腊崇尚自由,为人友善、真诚,很容易相处。”
周哲给了桑尼一颗定心丸。
“要说注意的呢,就是不要太拘泥、做作,希腊人崇尚开放、自由,说话直接,喜欢随心而动。和他们交谈时,不要说客套或恭维类的话。还有,数字十三和星期五,黑色,黑猫,希腊人特别忌讳。”
“周姐姐,你怎么知道这么多,简直就是一部活的《大英百科全书》,我越来越佩服你了。”桑尼向周哲投来敬佩的眼光。
“别忘了,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发源地,希腊人堪称哲学的民族。我这个搞哲学的,当然要对自己的老本行知根知底了。”周哲脸上露出谦虚的笑容。
“媒体关于希腊债务危机的传闻五花八门,好像希腊人民已经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了,实际来到这里,这些事好像跟他们没什么关系,一天到晚还是那么悠闲自在,喝咖啡、抽烟、嗮太阳。”由于我经常关注媒体的舆论,惊讶地问周哲。
“媒体多半都是捕风捉影,精致利他主义,探寻弥足珍贵真相的,少之又少。希腊人的生活态度确实悠闲,这和他们的生活理念有关,很难改变,他们懂得享受生活,过有品质的生活。曾有人调侃有一个世界最穷的国家,但那里的人们对自己的饮食却有很高的要求,那就是希腊。”
“当然有品质的生活,不是追求高档的东西,豪车、奢侈品之类的。他们的文化底蕴和素养非常深厚,很多人都有一定的文化艺术造诣,即使本身不擅长,但欣赏能力让人尊敬。举个例子,比如听音乐会吧,他们不在意场地,更在意音乐的品质,无论是在古剧场、专业的音乐厅,还是音乐学校、住宅楼的某个房间里,只要是有品质音乐家的演奏,都会高朋满座。”
“这应该是受他们的哲学家,那个叫什么来着的,一个很有名的故事,不要挡住我的阳光,名字一时想不起来了。”陈平疑惑地看着周哲。
“第欧根尼。”
“对,对,就是他。”
“也可以这么说,他是一位最早的文明批判者。他认为,文明把人类引入歧途,比如一些世俗的约定和价值观,金钱、权力和名利,制造出了一种复杂的、错误的生活方式。他认为人类应该回归自然,过简单的也就是正确的生活,摆脱繁文缛节、奢侈享受,抛开虚伪造作,过自由的生活。他认为一生耗费在房子、浮夸的东西上,受物质支配,为这些东西操心,等同于被奴役,等同于出卖了自由与独立人格。这一思想为希腊人崇尚简朴自然的生活方式,从某种程度上,提供了指导方向。”
“这个我知道,他也是早起的犬儒主义者。犬儒派的一些哲学家可谓是最早的背包客,他们的装束基本上都是一件斗篷,一根手杖,一个背袋。”凯放用腰顶了一下相机包,示意大家。
“那不要挡住我的阳光,是怎么回事呢?”桑尼津津有味地听着,不自觉地发问。
周哲笑着看了一下陈平,“还是你来讲吧。”
“这是个脍炙人口的故事。提起亚历山大,人们很容易想到第欧根尼,用中国的话说吧,第欧根尼身上有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骨气。亚历山大被推举为远征军司令,准备向亚洲进军的时候,几乎人人都希望在他麾下效力,惟独第欧根尼,身居科林斯,却拒不觐见这位新君主。亚历山大决意造访第欧根尼。当时,第欧根尼正躺着晒太阳,这位世界之王上前自我介绍:‘我是大帝亚历山大’。第欧根尼自报家门:‘我是狗儿第欧根尼’。大帝肃然起敬,问:‘我有什么可以为先生效劳的吗?’,第欧根尼的回答是:‘有的,就是——不要挡住我的阳光。’引来周围人的嘲笑,但亚历山大事后却感叹道:‘如果我不是亚历山大,我就愿意做第欧根尼。’有点中国古代皇帝礼贤下士的味道。这个故事一方面说明了亚历山大大帝的虚心,另一方面赞扬了第欧根尼的淡泊名利。”
“他怎么号称狗儿呢?这就是犬儒的起源吧?”桑尼寻根究底的职业病又犯了。
“三两句的很难给你解释清楚。要不,我们去科林斯,瞻仰瞻仰这位哲学家,顺便给你脑补下。”凯放认真地看着路,对不断发问的桑尼说。
“好啊。看完自然风景,来点人文的,够味。”桑尼随口回答,把想要问的问题咽到肚子里去了。
经过弯弯曲曲、崎岖不平的石头巷子,路上频频看到陌生人寒暄,友好热烈地畅聊。有人向我们主动打招呼,我们也会迎上去向他们问好,好像我们是这里的常客一样,心情轻松了很多。
“希腊人基本没有戒备心,对别人的信任度非常高,谁有麻烦,他们都会帮助。”周哲解释说。
陈平指着掩映在浓郁绿荫之中的一处小庭院,“是这里吧?”
凯放拿过桑尼的手机确认了一下,“就是这里。”
庭院里郁郁葱葱,盛开的三角梅,攀援在墙面上的凌霄花,茂盛的扶桑花,缓解了我们五个第一次见沙发客的陌生感。迎接我们的是一位中年希腊男子和费阳,费阳介绍说他的名字叫克瑞斯,他身着具有绅士品味的背带裤,脸上洋溢着慈爱与微笑,一一和我们拥抱。克瑞斯说他是这个家庭的第一个男孩,所以他的名字是他爷爷的名字,而她的妹妹取了他奶奶的名字,他的弟弟则取了他姥爷的名字。我们感觉非常有趣,或许这是悼念长者的最好方式。
费阳还是穿着第一次见他时的那件藏蓝色T恤,他热切和桑尼拥吻。他说安德鲁听说了他的故事,遇到心怡中国女孩的经历,主动邀请我们一起与他们用餐。安德鲁笑着说:“为什么不呢?多么奇妙的一次相遇,太值得纪念了。”边说便领着我们穿过拱形门,除了几件雕塑和陶瓷,庭内的装饰品很少。来到露台,一眼便能俯瞰到爱琴海,克瑞斯一一给我们介绍了家里的成员,其中一位是他的儿子,平时在雅典工作,到夏天就来圣岛待几个月,很快又要回雅典了。
每个人对我们的到来都特别欢迎。主人视我们为最尊贵的客人,加上费阳乐队的队友,烹制了供十六个人享用的丰盛的菜肴,橄榄油清香的气息弥漫在整个院子,诱惑着我们的味蕾。第一道菜是希腊烤鱼,鱼是当天出海新捕的,凤尾鱼被烤的外酥里嫩,表面浇着新鲜的柠檬汁、橄榄油,芳香扑鼻。第二道菜是希腊国菜莫萨卡,烘焙的,有土豆、西红柿、肉馅、洋葱、大蒜、鸡蛋、牛奶、橄榄油以及迷迭香等各种食材香料。第三道是烤青椒……大豆胡罗卜汤,这是道餐前点,在希腊拥有着很长的历史。
丰盛的菜肴填满了整张餐桌,我们感觉口水就要流出来了。但还不能动手,因为还需要祷告。我们跟着虔诚地闭上眼睛,祷告词是克瑞斯用英语说的,她还特意强调希望费阳和桑尼终成眷属。
祷告完,大家一起用餐,喝浓烈的茴香酒,聊天。正宗的希腊菜肴,让我们胃口大开。这些菜主要是由爱葛莎,克瑞斯的妻子烹制的。
爱葛莎耐心地给我们讲解制作过程:“制作莫萨卡时,要先采摘新鲜的食材,将肉馅、西红柿、辣椒、土豆等分别处理加工,按照一定顺序叠放,浇上牛奶和鸡蛋,撒上胡椒和盐,放进烤箱加热。烤青椒,则是先将青椒的顶部切开,将肉馅、米饭、葡萄干等各种材料填充进内部,加热,让青椒的香气和填料的气味混合在一起。大豆胡罗卜汤,制作更加简单,把大豆、胡罗卜、西红柿和香料放在锅里一起煮,就是这么简单。”
“阿切斯特亚图极简主义风格。”凯放赞赏地看着爱葛莎。
爱葛莎点点头,“选最好的食材,配最少的佐料,就是这么简单。”
安德鲁端庄优雅地坐在餐桌主人的位置上,热情地说:“我们一家人都是自然主义者,不仅在饮食上,包括住宿,很多希腊人都是,很少建摩天大楼,我们更喜欢与自然亲近的建筑,像依山傍海的洞穴式建筑,推窗即可见到爱琴海的壮观景色,还有避暑的效果。从某种程度上,和中国古代的庭院文化风格很像,中国的园林式风格建筑,天人合一,我很向往。”
我们五个勉强地笑着,周哲勉为其难地解释说:“那已是过去,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已经让大多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偏离了轨道,房地产开放商更希望在一英亩的土地上,赚出三十英亩甚至更高土地的利润来,中国现在已经是利益至上,而不是实用至上了,到了中国,你将很少看到庭院式的建筑,更多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
安德鲁对此表示遗憾,他说:“我们爱这座小岛,也希望来这里的人爱他们。这里的休闲场所,保有大自然的原汁原味,就像我们的食物一样,烹调方式不需要太复杂。在岛上我有一片成熟的橄榄树,我们食用橄榄果,更多的是用来榨油,瞧,我们用它烹制出了多么美味的食物。”
安德鲁用眼睛示意了桌上丰盛的菜肴,“除了自己食用,还会拿到集市上卖或卖给出口商。当然,还有在荒地上种出的葡萄,地中海的阳光让葡萄更香甜,从酿出的酒中,可以品尝出那丰腴的阳光味。”
他端起酒杯,抿了一口,“沙滩是所有冲浪者的最爱,这里的珊瑚礁是潜水者们的天堂。在清晨的时候,我会在白色的沙滩上慢跑,中午会在棕榈树下小睡,傍晚会在玫瑰色的夕阳下和爱人紧紧依偎。这是一生中最值得做的美妙的事情。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我们喜欢白天的阳光,也喜欢延长的夜生活,夜的静谧和祥和。”
饭后,费阳他们又拿出各种乐器,快乐地弹唱起来。那个夜晚,我们没有感到任何陌生感,好像在自己家里一样,畅快开心。快乐的时光总是很快飞逝。一直到午夜,我们才依依不舍地散去,桑尼与费阳相约雅典卫城再见。
在这样的故事背景下阐述上一辈人与现代人婚恋观人生观的冲突,年轻人(我)喜欢看,不知理解是否正确。
回复 @Darcy: 谢谢关注,本小说的构思立意一方面是对当代人生观的思索,另一方面是面对无常挫折时的自我救赎。
加油!
回复 @刘诺: 谢谢,共勉!
期待更多的作品!
回复 @编辑部: 谢谢勉励。
祝贺新作问世!
回复 @云舒丫丫: 谢谢,一起加油^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