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圣托里尼岛 第六节

  “上帝对希腊真是偏心,生活在这里就像在度假。你看他们,连走路都是慢悠悠,不急不躁的,一顿饭能吃上三个小时。”桑尼在路上,咂着舌,羡慕地说。

  “希腊是慢镜头,中国是快进,能一样吗?”凯放争辩道。

  “我现在终于知道,那个令人乐不思蜀的忘忧果是什么了,就是自由自在。”桑尼语气坚定地说。

  “这和欧洲的弹性工作制有着直接关系。除此之外,希腊人天生比较悠闲,不喜欢周末工作,竞争意识薄弱。”陈平解释说。

  “之前去法国的普罗旺斯学术交流,那里的景色、声音、气息和感觉,和这里一样。陌生人之间,礼貌相待。时间观念没有奔忙的都市人那么强,那么受尊重。那里的人和这里的人一样,不吃快餐。”周哲评论说。

  “我的生活大部分被快餐充满,早饭边走边吃,午饭时间压缩在半个小时内搞定,大部分都是盒饭、三明治、匹萨、热狗之类的,天知道,我都吃了些什么?添加剂、防腐剂、着色剂,各种化学元素,碳酸氢钠、碳酸氢铵……哦,我开始有些可怜我的胃了。”桑尼摸摸自己的肚子。

  “那我们的桑尼同学要小心了,我担心十年后看到你,让我联想起米其林的广告,那个身材,一圈一圈的,想想都恐怖。”凯放做出一个惊悚的表情。

  “你,还猛犸象呢!”

  “猛犸象,很可爱,我的菜。”凯放抬起胳膊,朝桑尼秀了一下肱二头肌。

  陈平拍了一下凯放抬起的胳膊,“哥们,不错啊。”

  “那是,平时一直健身的,早上至少十公里,准备跑马拉松呢!”

  “那你来这里会不会不适应,之前新陈代谢那么快。”

  “葡萄酒啊,日光浴啊,游泳啊,都很耗能的。”

  他们四个沉浸在愉快的谈话中,面对着实际的生存压力,我并没有他们那么放松,我一路都在酝酿我的稿子。我以采访的口气问:“目前希腊窘迫的生活境遇、居高不下的失业率,会不会让他们坐吃山空?”

  “不会,这里轻松幽默的氛围,健康的饮食与生活方式,正是繁忙的地方人们所需要的,他们越繁忙,就越需要来这里赋闲,为这里创造源源不断的收入,创造稳定的就业。”周哲用肯定的语气回答我。

  “我会再来的。”

  “我也会。”

  “第一印象很好,下次我希望带着格桑旺姆一起来。”

  他们三个响应着,我的内心也呼应着。周哲的说法让我确信这不是钱的问题,而是生活方式和态度的问题。作为一位旅行作者,我觉得,旅行不在于时间和地点的精确安排,而在于心态,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如何融入旅行的景色、风土人情中去。确实我喜欢这种轻松享受旅行的乐趣,时常有惊喜、有感悟。而对那种五天四晚游遍欧洲的旅行有种抵触情绪,蜻蜓点水,一本正经寻求开阔眼界的旅行者,除了没有身着上班的行头,填得满满的旅行表,让人怀疑是在履行一件公事,找虐,而不是在享受真正的旅行。

  “响应这么快,敢情桑尼现在升到项目经理,不为钱所困了。”凯放疑惑地看着桑尼。

  “当然为钱所困了,要不怎么会卧薪尝胆呢?”

  “都抛给下面的小兵,不轻松了吗?”

  “轻松啥,你是不懂夹心层的心酸。”

  “上有老下有小?”

  “钱不好挣啊,老兄。下属要哄,没激情没热情,压力太大,会跳槽;老板强势,目标定得恨不得飞到天上去,业绩不达标,末位淘汰。”

  “哦,还是无官一身轻。”

  “这个年纪了,总不能老做小兵吧,也要有点职业规划,有点追求,好不好。”

  “你也算有产阶级了,白富美啊。”

  “买了房,成了房奴,三分之一的收入要还房贷,庆幸房价涨速赛过工资,可以少奋斗几年了。”

  “还是我这无产阶级痛快!”

  “痛快啥,等你结婚、有孩子了,这些债迟早都要还了。落户口、上学,有你受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懂不懂。”

  “不懂,我就是得过且过。”

  “说不定这就是你小师妹没选你的理由!放荡不羁的自由,让人缺乏安全感。过日子,还是需要人间烟火的。”

  凯放不语,桑尼拍拍他:“年轻人,没事吧?恕我快言快语。”

  “没事的,我知道婚姻这种东西,是勉强不来的。”

  “说句安慰的话,可能不是小师妹不爱你,可能她需要的是一种生活的安全感。我时常想林徽因选择梁思成而不选择徐志摩,或许也是这个原因。”

  “十年时间,我已经走过一百多个国家了,或许有一天我会安定下来,在一个江南古镇,拥有一个自己的庭院,种上山茶树、鸡爪槭、白玉兰、银杏树、石榴,在栅栏外种上一排茉莉、一排月季,和自己心爱的人在院子里品茶、发呆,晒太阳。像安德鲁一样,坐在自己的老位子上品葡萄酒。”

  “你可以开个客栈嘛,一举两得,又能发呆,又能供生存,我很愿意入住的。”

  我们三个点点头,笑了笑,表示支持。

  “这个主意好。你们将是我第一批忠实的顾客。回去就物色这个地方去。”

  在岛上,我们远远地望见静静地矗立在海上的灯塔,在静谧的夜色下,灯光闪烁,犹如散落在人间的一颗星,格外亲切。我们的对话就好像低吟浅唱的海风,述说给经过的一草一木。

  凯放在谈论不幸时流露出来的乐观,同讨论他的幸运一样从容。而我的心情却是灰色的,在仓促的岁月里,时常独自一人时,总感觉自己就像茫茫大海上的一座灯塔,静静地守护着自己的心屿,抵抗夜以继日的孤独。有时又像一个出海者,向着灯塔,在黑暗中拼命地游泳,寻找出路。

  在来希腊之前的几天,与前夫母亲的不愉快使我心有余悸。那一幕狰狞而凶残的嘴脸,时常在我脑海闪现。“你不能带走孩子,他是我们家的,你一个人走吧。”她撒泼行凶的方式,让我鄙弃。

  “我已经放弃了分割财产,你们还想要什么。孩子是我带大的,只能跟着我。他可以再婚、再生,而我,只有我们俩。”我一个字一个字地迸出来,心脏跳动得要出来似地,情绪难以得到安抚。

  “你一个女人,还要出去工作,整天不着家,你怎么养活他?”

  “不用担心,我一定让他生活得很好。”这是一句赌气的话,其中的甘苦只有我自己知道。幸好有闺蜜在场,免去一劫。对老年人我是有万般的温情与敬意,但与她,却像磁石的两端,同性相斥。这种场景逼迫我有换一个城市的打算,从此与她断绝音讯,然而这终究是在气头上的想法,血缘关系,那是那么容易割舍的事情。

  时间会冲淡一切,早上醒来,一路车程,经过种满橄榄树的向阳山坡时,那苍劲的树干,舒展的枝条,飘荡在风中,叶子在光影的作用下,从绿色变成银灰,洗去了所有的烦恼。橄榄树留给我们太多的想象,就像齐豫那一曲《橄榄树》。

  “美丽的橄榄树!”桑尼依旧用充满新奇的眼睛审视着它们。

  看着那些粗糙而充满褶皱的橄榄树,周哲说:“这些树,每棵至少有二三百年的树龄,橄榄树是生长能力很强的长寿树种。圣托里尼岛上的史前博物馆中,我们可以看到公元前六万年的橄榄树叶化石,橄榄树是圣托里尼岛上土生土长的树种,”

  桑尼再次被周哲渊博的知识折服,用崇敬的眼光打量着周哲。凯放认真地拍摄着岛上的一礁一石、一草一木,在橄榄树上取褶皱的镜头。

  “走时,我们可以买点黑色的橄榄酱带走,拌沙拉、涂面包都可以,我已经爱上橄榄的味道了,还有橄榄油。”桑尼抿抿嘴唇,好像还在回味早餐的味道。

  “对于你这种运动量比较少的,最好还是买特级初榨的橄榄油,这种油的脂肪酸含量少于百分之一。”

  “不明白。”

  “橄榄油都含有游离脂肪酸,游离脂肪酸是中性脂肪分解成的物质。当肌肉活动所需能源,肝糖耗尽时,脂肪组织就会分解出中性脂肪成为游离脂肪酸,充当人体的能源使用。可以说游离脂肪酸是进行持久活动所需的物质,像马拉松赛跑,拳击散打等竞技类运动。”

  “任何东西都过犹不及。血清中游离脂肪酸的浓度与脂类代谢、糖代谢、内分泌功能有关,浓度会因为糖尿病、重症肝障碍、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而上升。”

  “哦,我就知道,橄榄油与蛋黄混在一起,做成面膜可以滋润皮肤。”

  “用途多着呢,橄榄浑身都是宝,所以欧洲人比较偏爱它。在他们眼里橄榄油具有延年益寿,包治百病的神奇功效!”

  我们入神地听着周哲和桑尼的对话,深吸几口橄榄树根部清新的空气,让空气和早餐嘴里残留的橄榄油味道混合,飘飘然仿佛变成了一粒粒挂在枝头上的青橄榄树,浑身弥漫着清香。

  我觉得我对橄榄树的喜爱,更多是发于情感。这是一个温柔但不完美的世界,面对生活的缺憾,人尚且经历数十年的风雨,还感觉力不从心。而这些树木却经历百年屹立不倒,目睹了树下好几代人浪漫的恋情,它们抵御来自周遭自然灾害的各种影响,顽强、坚韧地成长,结出无以计数的橄榄果,这或许这就是梵高画笔下要表达的精髓所在,人在大自然面前太微弱而渺小。

  下了车,我们奋力往山坡上走,橄榄树林上投射着云影,远眺过去,好似一件轻纱轻抚郁郁葱葱的橄榄树。温暖湿润的海风轻拂,突然,我们眼睛一亮,一片红色的断崖矗立在我们眼前,美得不真实,当时脑袋里面一下子想到了英国女侦探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悬崖山庄奇案》,那里面有很多断崖下沙滩的场景。虚拟与现实交织,虚虚实实,有点分不清自己的真实处境了。我们怔在那里好一会,才离开。

  我们沿着一条非常崎岖的山路下到红色的沙滩,周围深红色的岩石是黑色的火山石里的磁铁矿经过漫长岁月氧化而成,十分罕见。我们忍不住捡起几块,在手中把玩。红色沙滩的沙子由红、黑、白三种颜色组成,受海水浸泡与冲刷的影响,靠近山边的粗糙,靠近海边的细腻些。恰像经过岁月洗涤的情感,越久越纯,越久越细腻。无论是在红沙滩还是黑沙滩,我们一行五人与享受海滩阳光的本地人相比,是一群他们习以为常的只看不下水的中国人。

  看完传说中的沙滩,我们一行人不死心,翻过一座山坡,转过一道道海湾,寻找传说中的灯塔。

评论
  • 在这样的故事背景下阐述上一辈人与现代人婚恋观人生观的冲突,年轻人(我)喜欢看,不知理解是否正确。


    木兰 作者

    回复 @Darcy: 谢谢关注,本小说的构思立意一方面是对当代人生观的思索,另一方面是面对无常挫折时的自我救赎。


  • 加油!


    木兰 作者

    回复 @刘诺: 谢谢,共勉!


  • 期待更多的作品!


    木兰 作者

    回复 @编辑部: 谢谢勉励。


  • 祝贺新作问世!


    木兰 作者

    回复 @云舒丫丫: 谢谢,一起加油^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