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同学,一路走好

  今天一早就听到同学悲痛地质问自己到底值不值?是啊,值不值,十几年的心血可能就被一些莫名其妙的愤怒送上不归之路。前天还有朋友再唠叨,怕是要多几场血案,才可以让世人醒悟。幼稚,当真是幼稚,被大家集体公认的幼稚。

  在此只想申明一点,研究生他只是学生,大众眼中的医生,他在父母的眼里还只是个孩子。他没有想象中的风光,他天天奔忙于图书馆、宿舍及医院,或许他从吃饭里省下的钱只为了回家孝敬父母。他没有时间上网打游戏,只是因为要查看文献,要写出医学文章,要让自己的思想和认识贴近国际上的科学和研究;他没有时间交女朋友,或许只是想多熟悉几个病种和治疗;他没有时间去游玩,更没有金钱供游玩。因为他只是个医学研究生。

  如此认真对待人生的生命就这么没了,理由就有一个——因为他是一名医生。更可笑的是他只是患者眼里的医生,而在临床上,研究生只是学生,免费的劳动力。

  自己是个医学博士,母亲一人花了十一年的时间栽培,她盼着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她总是会骄傲地夸赞自己的孩子聪慧、勤奋、善良。每每在图书馆、自修室,或者是在临床加班熬夜的时候,都会想到妈妈的笑容,想到妈妈的微笑和支持,自己就有了无穷的勇气和力量。但是现在想到妈妈的笑容,却联想到另一个同学,如果他的妈妈看到自己的孩子躺在血泊中,听到自己的孩子在死亡挣扎中满屋的病患家属却无一人伸出援助的双手,他的母亲该有多么悲凉心痛。

  一个孩子出车祸了,可以痛斥这个世界的冷漠,而一个医学生的死亡,社会却是在高歌和快慰。

  值不值,身边的女同学抽噎地说不出话来。值不值,昨天她刚在工作业余时为白血病孩子做义工,今天却听到自己的同学被病患家属活活捅死!值不值,上周还在为病患捐钱,今天,就有自己的朋友枉死。值不值,我们会为一名病号的离去潸然泪下,我们会为了提高自己的医术深造学习,花掉我们的青春年华,换来的却是一把冰冷毫无人性、滴着血的匕首!

  就因为看到几篇可能失真的报告,仇恨医疗界,就因为碰到几个脾气糟糕的医生,就迁怒于所有的医者。

  然后又会在需要的时候,为可以利用的力量唱起颂歌。

  他走了,临走的那一刻,这个世界留给他的还有什么。如果有来生,你还会选择做一名医生吗?我们抱着美丽的梦境踏进这块圣地,却是要用自己的鲜血将她慢慢染红。

  2012

评论
  • 钥悦媛媛 作者

    《家乡》——《师恩》里记录的是自己童年恩师,一直想刻写颜老师的形象,落笔时,记忆里却只剩下几个片段。 小时候受伤后用了三年时间我才可以和正常孩子一样站立行走,庆幸那三年能够遇到颜老师。她总讲我是个心思敏感而细腻的孩子,若没有她三年呵护,怕是自己会躲在角落里哭啼自卑地长大。


  • 为什么不特批家长跟下病危通知的孩子在一起呢,会不会真的有起死回生的意外疗效?见国外媒体时有报道过类似事件。


    钥悦媛媛 作者

    回复 @格是格非: 希望将来可以,但除了医生、医院设施改善,患者家属也需要提高医学常识的认识和谦虚态度,否则不利于起到关怀和心理护理的作用,反而会影响治疗。


  • 作品很不错,已好评,欢迎回访给个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