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道消息就像是找了腿,跑的比兔子还快。
国土资源局要换一把手还是二把手,谁将坐镇?大家私下议论纷纷。
这两天来找余斯凯局长的人真实络绎不绝,仿佛他一下子就会主宰国土资源局。就连施主任也开始有点坐不住了。
“小于,你尽快来一趟。”施主任的声音有些前所未有的急促。
于立志到了主任办公室,只见施东华正在背着手踱步,见于立志过来,便让他先坐下,于立志很意外,因为主任很少让自己在他屋里坐下,一般都是即来即安排即走,雷厉风行是他的一贯作风,言简意赅、将益求精是他的工作信条。
“来的正好,小于这几日你小心点。”这让于立志突然间神经有些紧张,从省城学习归来,感觉对主任越来越陌生了。
“对了,有什么异常第一时间给我汇报。”主任好像还有什么话要说但是瞬间欲言又止了。
于立志回到自己办公室,除了李娜依旧在读那本英文书籍外,其他人都在喝茶看报纸,时间好像一下子变得松散了。
突然电话铃响了,李娜拿起电话,不住地“恩,恩”后挂掉了。
放下电话,李娜很快出去,一会又进来了,手里多了一个文件夹,随即又出去了。
快要下班时间,余天发来信息,“晚上六点约你一起吃饭,我在聚贤楼信厅等你,你一定要来呀。余天”。
于立志突然觉得自己好像被绑架了,并且随时有被撕票的危险。
于立志再也无心坐在办公室,他去了楼下的资料室,与其说是资料室,不如说是一个小型的现刊阅览室。这是他常来的地方,这里的管理阿姨和于立志混的很熟。按道理于立志应该称呼她刘主任,但是她坚持认为自己的儿子和立志相差无几,自己又特别喜欢勤奋好学的于立志,他经常抱怨单位定的杂志无人来看,按要求只能在室内阅读,不过但凡于立志看上的可以随便带走,还不还都行,因为她一直说,书放着怪可惜的,每年看到被处理掉的书中有没被动过的就特别伤心,所以这些书若能找到知音也是它的福分。
“立志有一段没来了,你喜欢看的那几本杂志,我可一直给你攒着呢。”见于立志进来,刘主任赶忙说,“听说你出去学习了,年轻人就应该出去多走走。”
“感谢阿姨关心,谢谢。”于立志赶忙笑着说。
于立志觉得跟刘主任聊天心里是不用设防的,因为她的话就如二月的春风拂面,往往暖意融融。尤其让于立志感动的是,自己买房、找对象这些事刘主任都曾经办过大忙。于立志在内心深处是极其喜欢、尊敬她,但在单位里她好像并不受欢迎,施主任也曾侧面告诫自己不要跟她走太近。
刘主任的丈夫是单位前任主抓业务的郑局长,在副局长中排行第二。并且是当时局长在地方任上秘书。所以在理论和实际上二人走得比较近,而现任局长余斯凯和书记周二比较近,两派相争,不就因为一个地块的审批而激化矛盾,郑局长被调至扶贫办,局长半年后也挂名市人大副主任。现任局长是省机关空降的,所以两派相争局面就此被搁置。而今传得沸沸扬扬的是书记和局长都要走,一个退二线,一个提拔。空缺的位置,单位人员普遍认为,余局最有机会胜任其中的一个位置,所以于立志回来这段,发现找余局的人空前增多,不知道为什么近两日突然有减少了。
于立志选了三本照旧打包带走,刚要起身,刘主任叫住了他。
“立志,这几日你小心点。”刘主任压低声音说。
于立志点了点头。这到底怎么了?我于立志没得罪谁,也没给人家争抢什么呀。
办公室已经锁门,打开房门,发现李娜还在写这些什么,见有人进来,把作之上的东西赶紧收拾了一下。
“还没走呀。”于立志礼貌性问。
“就走,你不也没走吗?”李娜立刻回了他一句。
于立志尴尬地笑了笑,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去赴余天的宴。
于立志提前20分钟赶到,这是他的习惯,也是你他对自己赴约的基本要求, 宁可自己等别人也不让别人等自己。
于立志在一楼大厅悠闲地享用着服务员奉上的茗茶,这家酒店是自己第一次来,感觉装修很大气,典雅而不尽脱流俗是于立志对它的评价。凡是典雅就显得曲高和寡,流俗有无身价可言。将其二者完美渗透、结合才是达到自然。
人何尝不是如此?流俗显得品味不足,典雅被认为是装逼。其实该雅即雅,该俗即俗,但又恰到好处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呀。
“于立志。”他一抬头,发现是余天在叫自己。
于立志起身跟上余天,两人一前一后,彼此都没有说话。
“今天就我们两个,随便点。”余天进包间坐定后抛出一句话。
“随便点”是什么意思?是随便点菜还是让之随便点,无需顾虑、紧张?更抑或是两层意思都有。于立志思索着。
“我没来过这,你来点吧。”于立志再次坚信奥卡姆剃刀理论这一强形式,对于现象最简单的解释往往比较复杂的解释更正确,于是随口应道。
“你我是以前是同学、室友、兄弟,现在是同事,何必恁见外呢。”余天直逼于立志。
“一鱼两吃、青龙过江。”于立志翻了一下菜单,向服务员报道。
余天又添了四个菜,“兄弟委屈一下,因为今晚有事”,接着又要了一瓶红酒。
于立志明白,他的意思是今晚应该“白加啤”,但是那句“今晚有事”,于立志就更加不明白了。
才很快就上齐了,余天自己先盛了一碗鱼头汤,加了一个鱼片“这汤不错,鱼片也很新鲜,不错,很会点菜,看来没少跟主任那只老狐狸学呀。”余天夸奖道,“不过这种吃法显得有些手段:头剁了炖汤,身子被千刀万剐”。
“青龙过江,是满汉全席的压轴菜,有品位,立志,你说青龙好端端的过什么江呀,为何忍受皮肉之苦呢。”
于立志听着余天对自己所点菜肴的评语,脸上感觉有些烫,食欲全无。
“还是尝尝我的“霸王别鸡”吧,同甘共苦,生不能相守,死也要相依相偎,好感人哪”。余天感慨道。
……
于立志听着余天逐一对菜品就行了点评。
“服务员,来一盘西瓜下下火。”余天又点了一个果盘。
于立志菜没吃几块,但是就喝了不少,几乎每次碰杯都是一饮而尽,这样喝红酒根本不是他的常态。
余天又要了一瓶红酒,于立志丝毫没有阻拦的意思,很快又喝完了。
“兄弟知道吗?我想得到的东西,你就不要跟我抢,我不要的东西,你随便。今天就到这吧,兄弟。以后识相点,施东华估计将来也自身难保了。”余天拍拍于立志肩膀,打车扬长而去。
于立志在想要不要告诉主任,后来决定暂时静观其变。
“你们学校的马学行教授来做局长,书记还没定。立志你将来要把握好机会呀。”施主任拍拍于立志的肩膀。
其实于立志也很意外,他虽和马教授很投缘,但毕竟目前是自己的领导,方式还需注意点。于立志提醒自己。
在干部任命大会上,主席台上的余斯凯局长显得有些苍老。
很快书记从省委党校空降。
单位的主要领导更替,使得整个单位的工作气氛形成了两种巨大反差:一种是积极投身工作,以求得领导赏识;二是按兵不动,想看看自己站在谁的麾下。
很快办公室分科,于立志被提拔为组宣部部长,负责宣传文件、会议的起草与发布。余天被提拔为外联部主任,负责车辆调动,合理安排对外联络事宜。
这一年年终于立志和与余天都得了优秀。
于立志过年回家探亲,特地绕到县城,去看于晴一家。结果得知毕业后于晴去了香港一家报社供职。
于志忠看上去比在于窝洼时精神好多了,人也胖了不少。老两口见于立志带着东西来瞧自己,自然很开心。
令于立志想不到的是,于志忠也在临走时送给自己一句“以后小心点”。
于立志回于窝洼很少,村子里也是发生了不少的变化,自家的房子和大门也进行了修缮。去山前看看爷爷,发现爷爷居然也墓碑了。
姐姐于倩也把男朋友带了回来,母亲高兴个合不拢嘴,据说是高干家的一颗独苗苗。
他叫李浩民。带着金丝边眼镜、是个标准的型男但是就是身板有点像豆芽。说话挺斯文的,穿着也很酷而不张扬。
于立志从未见过父亲和母亲如此勤快,院里院外、屋里屋外收拾的干干净净、井井有条。
最让于立志不能忍受的是吃饭时间。母亲一边夹菜,一边浩民长浩民短的叫,于立志看看弟弟最后也不上桌了。最有意思的是,李浩民似乎饭量很小,母亲假的菜很少吃掉,有时仅仅是用筷子在碗里翻一下而已。
没过几天,李浩民居然决定离开了。
“浩民,不是说好在我家过春节的吗?”
“我感觉我的出现影响到了你们家的生活,不是吗?”
“没有呀,在这衣服有人洗,饭有人做,你就当是乡下旅行吧?”
“不行,倩倩。我还是决定回家陪父母过年。”
于立志在院子里剥花生米,无意间听到了这段对话。
终于在三天后,李浩民被一辆黑色小轿车接走了,于倩也跟着走了。
日子很快又回到了从前,于立志负责做饭,父母去街上仍旧干存车的营生,因为是年关,从给他们早出晚归的热乎劲,生意应该还不错。
弟弟负责送饭不到两天就不干了。
于立志做饭送饭一人独担。很快于立志发现,父母除了没有表示出感激外,还数落自己不会过日子。
很快于立志也疲倦了,就在借腊月28去单位值班的名义,也黄鹤一去不复返了。
城里过年还想没有一点年味,家家户户也没有想于窝洼那样囤积吃的喝的用的,因为超市每天都开门。
唯独让于立志不习惯的是,大家走亲访友老老少少都发红包。这和于窝洼时有很大不同的。
记得自己小时候得的红包叫做压岁钱,是父母大年三十晚上给放在枕头下面,初一过完钱又被父母收走了。亲戚家互相发压岁钱也只给小孩子发,并且是礼尚往来。每年自己的压岁钱都被父母没收,因为他们认为,这些钱都是属于他们发出去的钱。所以于立志对于压岁钱并没什么渴望,相反,觉得无聊之极。
再者城里人走亲访友,大都是都到哪买到哪。于窝洼则是节前都算计好的,给外婆拿什么、二姑、小姨拿什么都是事先根据以往经验,父母算计好的。家里有年长的人家,等年过完会存下一些蛋糕、饼干、罐头什么的,这些也不管过期不过期,甚至收割小麦时还有存货。
自从爷爷去世后,家里是只出不进。父母算计来算计去,一下子砍掉了20多家老亲旧眷的礼尚往来,但是据母亲说,有些暂时还不能砍掉,因为他们家孩子结婚生孩子我们都随礼了,我们孩子还没办一遭,等等再说。
这曾经让外公外婆很生气。因为外公村子是我们家串亲戚出得最多的、收回的最少。用母亲话来说,这就是一桩赔本买卖,并且这些人家婚丧嫁娶什么的样样都通知。
于立志记得很清楚,有一年下大雪,我们没去。结果外公外婆自己备礼包把亲戚串了一遍。据母亲后来解释说,让他们做一次也好,因为我们每年花钱买礼包,他们不花一分钱,年年有吃不完的礼包,要不是我们等着,2你二姨吊着的那几家,他们哪有什么礼包可得?
于立志想着想着,忽然想起自己随身携带的那个照片来。
于是赶紧翻出来,对这镜子端详来端详去,猛然间发现自己和那个女人怀中的孩子有几分相像。
另外,最让他不解的是,自己的女朋友毕寒的母亲和照片中的人是同名同姓。
总之,在这个举国欢庆、万家团圆的时刻,于立志觉得自己无论之在于窝洼还是在单位都是佼佼者。虽说自己出身卑微,但是能有今天它还是很知足的。尤其是毕寒给他的快乐,使他渐渐忘却了自己的房贷。
回复 @云舒丫丫: 前几天几乎要结局了,没办法进行了。这又加入了人物。谢谢关注,写得很辛苦,因为小说班开始写的时候,我正好在医院全程做陪护,手机也不给力,前期写得没展开,后期就觉得很多人物想入戏就难了。悲催的自己,不过还是谢谢云舒丫丫一直以来的关注。
看到你更新了,继续加油哦!zp
来看你的文章了,加油更
回复 @苏紫烟: 感谢烟烟。
要加油哦,继续更新!zp
回复 @编辑部: 谢谢鼓励!
写得好耐看,期待!
我就缺乏这个~~
感觉挖了很多坑啊,厉害。
回复 @云舒丫丫: 谢谢云舒丫丫,前段一直在医院陪护,写得也是短短节节,见笑,共同进步!
很厉害啊!
回复 @编辑部: 谢谢老师鼓励,近来在医院做陪护,所以手机写成的文字排版有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