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三节蜕变

  第五章第三节

  市糖业烟酒批发公司的仓库里发现了两个未成年的贼。让库管老王奇怪的是明明锁的好好的库房怎么会有人?那天早班他照例去库房清点货物,打开铁栅栏门就发现有些不对劲,没按开关就发现地下室的灯是亮着的,这有点反常。他是个做事情认真仔细的人,十几年里从未出现过丢三落四的事情。他相信自己昨天下班的时候是关了灯的。没人开怎么会自己着了呢?他小心翼翼地穿过巷道,想看一看库房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当他接近堆放食品的纸箱垛的时候,看到地上一片狼藉,食品的包装纸丢了一地,两个大胆的小偷明显是吃饱喝足后在那里熟睡。他当即报告给保卫部门将两个贼抓了起来。未经细问就报告给了上级公司有关领导。

  原来这正是这几天被吵的沸沸扬扬的那两个失踪少年。地委领导的公子和千金在他们公司的仓库被发现,公司领导那敢怠慢,不一会找到李柔和杨静的电话就打到了行署副专员的办公室。得到消息的李锦亲自赶往现场去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在仓库办公室里见到两个衣冠不整的孩子,之前人们的猜测和议论本来就让他很难堪,现在又有人证明两个孩子躲在仓库里偷吃偷喝,还在哪里搂着睡觉。这让他这个大领导十分光火。他狠狠地扇了想同他解释的李柔一个耳光,怒冲冲地坐着车走了。

  李柔被父亲这一个耳光扇出了压抑已久的反叛心里。等母亲何艳丽来的时候,他无论如何也不再开口。任由他们做出种种假设也不解释。而杨静当时还没有摆脱恐惧的阴影,只是一味地哭,根本顾不上给人们讲事情的来龙去脉。这样就给人们造成更大的误会。在场的人一致认为他们两个有事,做出过触碰道德底线的丢人事情。这对于名誉和面子都非常重要的李家和杨家来说无异于当众吃了一盘苍蝇一样丢丑和恶心。他们没能理解和安慰这两个经历了生死考验而又脆弱得不能触碰的心。反而以责怪和冷酷去对待。这无异于给孩子们健康阳光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畸形的种子。

  从这件事发生以后,李柔与父母的关系在慢慢地改变,父母不再以往常的眼光看待他,与他讲话总是一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态度。而李柔也对他们失去了原有的依赖和信任,处处针锋相对,你越是让往东我偏就要朝西。只有在看到李锦和何艳丽的痛苦和无奈的表情时他才在心里实实在在地开心。就这样在敌对的气氛中结束了初中生活,进入了高中。

  李柔的中考成绩出人意料地低,何艳丽一边责怪一边还是动用权利资源把李柔送进了全市最好的实验中学。她想竭力去维护一个高干家庭的名誉。而李柔故意考差却是想专门给她添堵。

  从高一的第一学期李柔就开始结交朋友,当然不光是父母希望交往的乖乖仔。还有在学校挂了号的赖材地。他想在别人身上学到一些自己以前学不到的东西。他的成绩依然优秀,但性格和做事风格则在不知不觉中变化。同学中有些人是积极向上的,他们希望通过努力考个大学,将来有个好前程。而那些赖材地的概念是: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只要有个好家庭,依靠有权有钱的父母亲戚,前途一样光明。李柔的爸爸当然属于好爸爸一类。一个在整个地区呼风唤雨的大人物,如果利用起来自然比数理化好使。但是,李柔内心瞧不起他,不想依靠他,他想凭自己的能力去创造未来。但在那样的家庭里,耳聪目染,他早已熟知人脉的重要,那些整天围着父母转的那个不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真正的工作能力有没有不知道,但是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本事个个不凡。所以李柔一方面暗暗地学习他们的为人之道,一方面通过结交各色人等来验证这种理论。高中三年混得不错,常常利用别人干些惹祸捅娄子的事情。但在学校和同学中口碑很好。人的两面性驾驭的轻车熟路。高考结束,成绩虽然不算理想,但也通过父母的活动,顺利地进入省城的大学读建筑工程管理专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