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苗相文多年不沾酒,这些天烦心事儿太多,好不容易有了值得高兴的事儿,借机猛喝,竟然喝过了头。感觉天旋地转,心里想着要陪客人说话,嘴巴却变得不听使唤,想要说东,嘴巴却偏说了西。恨得想拿巴掌抽自己的嘴巴,可是手和嘴巴好像串通好了和自己作对。手里拿的烟头没舍得扔掉,不小心抵在裤子上,直到感觉肉疼才发现。这条裤子平日里都舍不得穿,没想到今天却被烧了大窟窿,心疼不已。挣扎着想要站起来,怎奈两次都没成功,万分懊丧,最后还是余秀发现,把他搀扶进了里屋。连学成毕竟年轻,几杯酒下肚,胃里只是难受,头也晕,但不至于跌倒,能自己上厕所。

  桌子上一片凌乱,预示着客人们已是酒足饭饱,没有人再动筷子。苗半秋过来收拾桌子,连学成想着要不要和她一块儿收拾,正犹豫着,孟二娘起身帮忙。苗半秋在厨房洗刷,剩下的人在堂屋继续唠着。

  最后,余秀表了态。代表苗家同意这门亲事,日子由女方挑选。但是有一个条件,连家必须想办法先把苗守松弄出来,礼金还得照拿。

  连学成母亲思索了一会儿,同意她提出的条件,并保证没有问题,但不同意日子由苗家挑选,礼金不能太多。而且也开出了条件,只要连家把苗守松弄出来,苗半秋和连学成必须尽快典礼完婚,不能拖延。

  孟二娘又在中间调和,礼金数目也确定好了,两家算是基本满意。又提前商议了婚礼的一些细节。临走,连学成去了厨房,苗半秋看见眼前的陌生人即将成为自己的男人,而且是将要过一辈子的男人,有些接受不了。自己在心里安慰道:“既然父亲都愿意,他不会看错人,自己也就没什么好说的。虽然比不了周继平,但看着也算顺眼。”

  连学成醉意十足,仗着酒劲偷瞄半秋,这姑娘够水灵,暗自欢喜,真不知道祖上积了什么大德,恨不得现在回去给祖宗上香。他看苗半秋不说话,想要开口,却担心说错话,平日那些油腔滑舌的本领不知道藏哪了。两人就这样沉默了一会儿,最后还是连学成开了口,“半秋,我们先走了,过几天再来。”苗半秋只嗯了一声,就放下手里的东西,送他出门。

  苗相文正睡得沉,不知道外面的人在干嘛,大概还想着在喝酒吃饭。余秀想进屋把他叫醒,被连学成母亲拦住,孟二娘也说不要打扰他。就这样,余秀和苗半秋一直把他们送到村口才回来。

  路上,连学成显得很高兴,孟二娘问他:“学成,这个姑娘你还满意不?”

  “我还有啥不满意的?”连学成高兴地说。

  “看把你小子乐的。”孟二娘完全无视连学成母亲的存在,又教育他以后要好好过日子,以后有了家,不能在浪荡了……

  直到晚饭时候,苗相文感觉还是不舒服,抱着水壶不停地喝了个饱,这才挣扎着下了床。来到堂屋,见半秋和余秀正吃饭。半秋间父亲起来了,忙说:“爸,感觉好些了吗?把饭做好了也没敢叫醒您。”

  “现在好多了,”苗相文拉了凳子坐下。酒醒了些,感觉不那么难受,看着煤油灯下的一切,感觉恍如隔世。闭上眼睛沉静了一会儿,就把随手的烟袋装上,一边抽烟一边说:“半秋,连家人你也见过了,连家的基本情况呢,你也知道的差不多,你说说,这个人家你愿意吗?”

  “我没啥好说的,只要爸您满意。我听您的。”苗半秋看到父亲都这么老了,不能让他不高兴。前些天的事儿,只怪自己无知。好像脑袋被新思想冲刷了一遍, 却没能把里面的泥污冲走,脑子里隐约有些痛罢了。

  苗相文听女儿这样一说,心里觉得有些愧疚。和连家结亲,不全是为了半秋,守松也占一些。幸亏女儿从阴影了走出来了,连家还算凑合,自己也算是完成任务了。想到这里,又想去里屋拿酒,被余秀骂了一通,苗半秋也劝,老头子这才忍住。

  孟二娘对自己这次的说媒也很满意,以为苗连两家结亲,真是弯腰对准瓢切菜——两头就借。他们两家就借好了,自己倒是真省力,好处也自然得到许多。先是连学成先前给的二十块钱,这次见完面,连家又给送来二斤肉,天热肉又不容易放,只好把肉煮熟了腌上。老婆子一个人吃的慢,差点连腌好的肉都给坏掉。不过若是真的坏掉,她也不会太心疼,因为连学成承诺,完婚之后还要给她送来一份大礼,不知道能买多少斤肉呢。

  连家和苗家结亲,好像是连家捡到一个带刺儿的绣球。绣球不比红线,红线只是被人牵出来的,红线可以任意牵,牵好之后还要沿着线走。而走红线又不比走钢丝,走钢丝拼的是技巧,而且钢丝不容易断掉。可是走红线就不一样,不仅需要有走钢丝的技巧,而且还要承担随时可能断掉的风险。幸好孟二娘牵的这根儿红线足够结实,才不至于连学成走到半路掉下来,连学成不但成功地走完了,而且还接到了苗家的绣球,虽然这绣球是苗家老爷子或老奶奶给的。但着实令人欢喜,有了绣球,不久就可以向人宣告,单身狗的时代结束了。可是这绣球带着刺儿,暂时只能高高挂起,等拔光了刺儿,才能揽入环中。这刺儿自己又没能力拔掉,还要另请高人。

  

  连学成母亲也没想到儿子竟然能娶到媳妇。以前也是为儿子的婚事发愁操心,也没少跑腿,前前后后都找了好几个媒人,钱也快花完了,到最后竟然都没把事儿办成。想托合适的的人去外地买一个回来,好不容易凑了些钱,结果那人运气太背,正赶上严查,被抓监狱里了,没了指望,人财两空,又欠下一屁股的债。儿子又不争气,老伴儿又走了,债主上门讨债,再好的交情人家也害怕。幸好还有个出嫁的闺女,帮着把债还了些。对儿子的事情不愿意在理会。没想到这次儿子的事儿,多亏了自己多年不来往的表兄,无形之中竟然能帮上大忙。感慨丈夫下世后,不和表兄往来都七八年了,这次如果事情成功,定要好好感谢人家。

  连学成的母亲带着儿子又去了闺女家,把这些事情都说了清楚,恳求闺女看在老母份儿上,再帮连家一次。连学成的妹妹知道哥哥是个游荡鬼,想着借给他的钱都是打了水漂,有些不乐意,怎奈母亲出面,只好答应再借给他一些。好像嫁出去的闺女在报答娘家的养育之恩。她又当着母亲的面儿,让哥哥立下保证,结了婚就得想办法还钱,以前的不要了,这次的必须还,因为家里也是不宽裕,到处借来的。连学成一看妹妹不计前嫌,愿意帮忙,恨不得给妹妹跪下来感谢。他又问妹妹这些事情妹夫是否知道,妹妹让他放心,不会闹起家庭矛盾的。他不是糊涂的人,只要哥哥正经过好人家,别再让人操心,他支持。

评论
  • 哇哇,22章了?厉害厉害!完成任务指日可待啊。


    回复 @沉默已有罪: 这个有同感,感觉每章节的字数写不多。围绕一个主题发散不出。这个以后看书要好好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