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忙了8个小时如今下夜班却是不能够离开医院休息,因为夜间一个危重患儿没有抢救过来,可怜的学妹如此便只能够继续工作,直到中午一点钟,然而这一刻的喘息却并没有结束,因为下午五点钟还要接着上中班,直到将这一天彻底结束。这便是一位普通住院医生的生活,这便是要求医生的献身精神;若是能够不叫苦叫累,才能够算的上一个合格的医师,如果再能够缩衣简食剩下钱来救助患儿便可称得上好医生;自然,如果在医疗中最后英勇牺牲,八成还能够混得上神医的称号!
扭曲的“好坏”观点,或许来自我们自小的教育理念,教育我们成为一个任劳任怨的螺丝钉!事实上,这或许可称为“勤劳的螺丝钉”,然而,更多的情况,怕仅是一颗无关紧要的棋子。
不过,螺丝钉也罢,棋子也罢,总记得那句名言:金字塔绝非由奴隶建造而成。一旦被塑造成机器的一个器件,亦或者是棋盘的一枚棋子,那么便会失去创造性和主人翁意识。
我们核心的教育理念便就是这样错得一塌糊涂。没有主人感,那么国土是他人的,功成名就就可以任意挥霍、不顾及资源耗竭;没有主人感,那么污染是别人的,赚够钱就可以移居奢华他乡;没有主人感,那么原创是外人的事情,与己无关,只要懂得拿来主义便是最便捷的途径,……
渐渐地,我们便失去了主人意识,失去了创造力,只会剩下苍白的体力劳动。最终,成为一个失去再生能力的民族,一个没有民族自豪感的民族;甚至以能够拥有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绿卡为荣的一种人类。如此,再过百年,我们依旧只能为他国打工!
——2015
《家乡》——《师恩》里记录的是自己童年恩师,一直想刻写颜老师的形象,落笔时,记忆里却只剩下几个片段。 小时候受伤后用了三年时间我才可以和正常孩子一样站立行走,庆幸那三年能够遇到颜老师。她总讲我是个心思敏感而细腻的孩子,若没有她三年呵护,怕是自己会躲在角落里哭啼自卑地长大。
为什么不特批家长跟下病危通知的孩子在一起呢,会不会真的有起死回生的意外疗效?见国外媒体时有报道过类似事件。
回复 @格是格非: 希望将来可以,但除了医生、医院设施改善,患者家属也需要提高医学常识的认识和谦虚态度,否则不利于起到关怀和心理护理的作用,反而会影响治疗。
作品很不错,已好评,欢迎回访给个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