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墙角有张破桌子,不用深呼吸,随随便便吹一口气就能扬起一屋子的灰。我先前以为最不堪的桌子不过是《围城》里的那张,钱钟书说它像是范进被胡屠户扇了个大耳刮子的脸,托胡屠户的福,那桌子至少沾了些猪脂羊膏的油水。我眼前的这桌子呢,像谁?我看像是逃难的玄宗,本就是老脸一张了,还被黄埃散漫一糊,就是它这个德性了。

  再脏我也懒得擦拭了,何况哪来的清水?只有炕边半铅桶的尿,骚了整间房。我一屁股在长凳上坐下,将她的日记本翻到后边所剩不多的空白页,小心地从衬衫口袋里摸索出了那支跟了我好多年的派克钢笔。捏着这杆笔,我立时又有了“自是白衣卿相”的幻觉,不禁正襟危坐。但一低头看到一行行的白底黑线,我又提不起这笔,不知从何写起。我呀,就像李贺每天出门写诗骑的那头驴,兜里揣的是浪漫主义的第三高峰,可驴蹄子掰不动,不仅掏不出半篇诗文书,画上自己的蹄印,还险些被大山压瘫了。我造访过不少黄金屋,也见识过一些个如玉颜,但都是走马观花,肚子里却没留下三四两的墨水,倒沾了一身臭老九爱看不起人的坏毛病。我再次塞上了棉花球儿,仿佛隔绝了后人看到这烂字、烂文章的嘲笑。

  诗神是不会来这种犄角旮旯的,中学里写作文,憋不出的时候,我就在桌上划拉“写不出”、“写不出”。不过现在我怕“唐明皇”脏了我的笔,又怕我脏了她的笔记本,只得干坐着。哦,是了!我就从她讲起吧。

  头一回见她那年我刚三十。伟大领袖虽然走了三年,声望犹存,就拿我来说,无论是脑袋里的思想,脑袋上的毛儿都日日夜夜地向他老人家学习。那时候的发型啊,就像是有人拿了只杨二嫂似的圆规,画了一个小圈儿,也就迅哥儿烟斗口儿大小的地方露了皮,四周黑发向外退散,可不像现在,都能扣上闰土的银项圈了。虽说开始掉头发了,可毕竟仗着年轻,浑身使不完的气力,所以老丈人也有了使唤不尽的劳力。

  三十多年前的小祖宗就骄横,才上了一天工,又赖在家里歇着了。窗外还没半点光,老丈人就开始震天响地叫早了。他喊了好几声“姑爷”,见我没动劲儿,窸窸窣窣地往我们屋走过来。我蹭地从木板床上弹起,我可拉不下脸,让他瞧见我搂着他光膀子打呼噜的闺女。我裹上袄,出了房门,喊了声“爹”。他露着黄牙对我笑:“起了啊,我还怕你听不见呢。”他成天嚷着一把老骨头,浑身都疼,可嗓门却比我还大。别说我了,野参屯除了他闺女,哪个不在被里一哆嗦。连黄世仁大概都是听着他这嗓子爬出被子打鸣的。我也咧嘴假笑,抓了帽子戴上,就要出门。

  我连推好几下,这破柴门却只是嘎吱嘎吱,像古时的深闺小姐似的,一步都不往外迈。我抬腿才踹了两脚,就听见身后丈人的声音“哎,想是冻上了,你拿热水来浇嘛,别把顺儿吵醒了。”你闺女醒不了,我心里头极不情愿地回身,生炉烧水。避着丈人的目光抠了半晌的手指,总算提起水壶,顺着门边儿浇。一壶浇完,再往门上一踹,一只“大苞米棒子”嘭地倒在了雪地上。

评论
  • 很赞!很有地域特色,文字流畅,还有点幽默感。故事后来怎样了?激动地期待作者更新。


    盛旖旎 作者

    回复 @梁芳: 谢谢你哦,敬请期待下文


  • 。。。我猜描述性语句这么多 是为了凑字数。。


    盛旖旎 作者

    回复 @小q: 嘿嘿嘿,我是为了让读者身临其境,尽量感同身受


    回复 @盛旖旎: 呵呵~


    回复 @盛旖旎: 还陟罚臧否……你那本高考语文的三年五年还留着呢是吗?


    盛旖旎 作者

    回复 @许柏厚: 《出师表》是初三课文啦,我可没拜读过神著五三


  • 说好的好评哦~ 不过看了前两章确实写的超有意思~


    盛旖旎 作者

    回复 @selly sun: 爱你爱你爱你


  • 语言好有东北小品的即视感。┏ (^ω^)=☞


    盛旖旎 作者

    回复 @雷勇: 我每次写前都会看二人转和小品


  • 编辑部竟然没注意到?加油!十章以后给你特荐。


    盛旖旎 作者

    回复 @编辑部: 我的天呐,谢谢你


    盛旖旎 作者

    回复 @编辑部: 我暗搓搓地提醒一下


  • 共鸣了,何尝没被背叛过(>_<)


  • 虽然你有点拖延症,但是这两章质量还是很好的呢~


    盛旖旎 作者

    回复 @许柏厚: 你是婷婷吗


    回复 @盛旖旎: 干嘛这么肉麻……


    盛旖旎 作者

    回复 @许柏厚: 想你想你想你


    回复 @盛旖旎: 告诉你什么叫说到做到


    盛旖旎 作者

    回复 @许柏厚: 哇塞,霸总


  • 你竟然跟我一樣用真人當封面還不付肖像費


  • 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