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被讹了钱才明白的道理,我早就明白:救人向来不是第一要务,瞅清什么人才是。把她翻了个面儿,这人我认识。不过这不稀奇,野参屯统共二三十户,就跟秃员外头上的毛儿似的,用手一划拉就能摸清楚有几根儿。她是前几年武斗被斗死的濮村长家的老闺女濮慧英,虽说对她知根知底的,但她从小就被她爹送去了大城市铁岭上学,所以我对她说不上熟悉。打个比方,就像拱卫中央的头发和长在大痦子上的黑毛,虽然是同根生,也吸着同源的油水,可隔着膘山肉岭的,怎么看都不像是一家人。不,不不不,她不能说是黑毛,在那之前,她在我眼中可是一根雪白剔透的玲珑须,的确良衬衫一样的雪白,屋檐下冰棱子一样的剔透。她是念过大学,且不论那大学是高尔基上的社会大学,还是岸英同志上过的劳动大学,可毕竟是大学生啊。尽管批了那么多年臭老九,农民心底里对知识分子还是有种扭捏的崇拜。所以我顾不上的确良衬衫高不可攀,冰棱子扎人,抱起了英子就踢开门往自己屋里走。
丈人老头扔了旱烟拦住我的道儿:“看清是谁了吗,就往家里扛?”
“是英子,老濮家的英子。”我心里没谱儿,不敢跟他打嘴仗,掀起被子就把她安置了进去。
老头嘀嘀咕咕地跟着进屋,他脸上那表情活像祝英台被马文才强虏了去,正在寻死觅活时,马太守的新舅子上门,却是昔日里的情郎梁山伯,一时间百般滋味,竟不知是喜是悲。我的丈人虽说和老濮沾亲带故的,算个表兄弟,但这野参屯随手抓上两人,往祖上溯几辈,哪个不是亲戚。他自然攀不上这凤凰,我估摸着他是掂量着他那双糙手够不够格接下眼前的烫手山芋。
听觉不怎么样,但触觉倒是很灵敏的顺子总算是醒了,见到身旁好多年不见的英子就是一声大叫,平地一声雷,怕是能一路飞到天安门去,吓得原本正蹲着小眼瞪小眼,也没个主意的爷俩立马起了身。“闺女,是英子,她倒在咱家门口,姑爷刚捡着的。不怕啊,你俩不还是小学同学嘛。”我心想我这丈人真是糊涂了,英子比我小,我媳妇却比我还大上两岁,但这一屯子的孩子打小都一处地调皮,没念过几年书,谁还记得当没当过同学?
正在我腹诽走神时,忽听到一阵呻吟,小羊羔子似的。英子醒了,老头顾不上安慰他那天天在跟前的闺女,忙绕到她那头,凑近脑袋听。我也走近,伸长了脖子,这回听真切了,她喊了几声老叔,才呜咽着说:“我娘让我来找你,叔,救救我。”
我和才搞清状况、坐起身的媳妇面面相觑,她娘死的比老濮还早上几年,哪来的娘啊?
就在这时,耳畔却传来老头的快把老痰吐出来似的一声叹气,“孩子,你娘说得没错,就搁老叔这儿住下吧,叔儿豁出老命也要护着你。”
很赞!很有地域特色,文字流畅,还有点幽默感。故事后来怎样了?激动地期待作者更新。
回复 @梁芳: 谢谢你哦,敬请期待下文
。。。我猜描述性语句这么多 是为了凑字数。。
回复 @小q: 嘿嘿嘿,我是为了让读者身临其境,尽量感同身受
回复 @盛旖旎: 呵呵~
回复 @盛旖旎: 还陟罚臧否……你那本高考语文的三年五年还留着呢是吗?
回复 @许柏厚: 《出师表》是初三课文啦,我可没拜读过神著五三
说好的好评哦~ 不过看了前两章确实写的超有意思~
回复 @selly sun: 爱你爱你爱你
语言好有东北小品的即视感。┏ (^ω^)=☞
回复 @雷勇: 我每次写前都会看二人转和小品
编辑部竟然没注意到?加油!十章以后给你特荐。
回复 @编辑部: 我的天呐,谢谢你
回复 @编辑部: 我暗搓搓地提醒一下
共鸣了,何尝没被背叛过(>_<)
虽然你有点拖延症,但是这两章质量还是很好的呢~
回复 @许柏厚: 你是婷婷吗
回复 @盛旖旎: 干嘛这么肉麻……
回复 @许柏厚: 想你想你想你
回复 @盛旖旎: 告诉你什么叫说到做到
回复 @许柏厚: 哇塞,霸总
你竟然跟我一樣用真人當封面還不付肖像費
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