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 证明功能在佛教与西哲差异性的缘由
原文:首先說佛教與哲學是什麼關係。之所以先說哲學,是因為哲學實質上是西方文明的根底所在。
在這里先要申明,我要作的只是爲大家提供一個視角,從而使人方便的領略佛法到底在說什麼。我這里所用的方法,就是從西方哲學的歷史中,選取幾個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抓住他們最核心的東西,拿來和佛法中相應的說法相互比較,從而使佛法得以被清晰的展示出來。
我所作的將非常簡略,因為我不是專家也不是科班出身,我只要達到我的目的就行了。望識者勿以麤略見笑。
這里把西方哲學的歷史大體分為三個節段,一古典一近代一現代。古典時期就是柏拉圖祖孫三代,這里只說柏拉圖。
柏拉圖是西方文明的祖師爺,他留下了很多文字,我不可能都說到(我也沒那學問),這里只選擇他的所有學問中,與對世界人生的認知相關的三個著名的說法:理念論、洞穴喻、把世界劃分為了可見世界和可知世界兩個部分。
■【李琳点评:西哲的哲学观点,作为可确定的思维据点,是以形式逻辑为方法支撑的,且相容於科学等抽象领域,因而具有较高的确定性。它以科学线性思维的确定性为基础,可以分别涉猎三元结构论的三大因子的线性类别,却无法完成整体的综合功能。通俗地说,西方的哲学家们,分散陈述了三元结构论涉猎的几乎所有问题,就是没有一统综合结论。他们怎么完成社会性的动态综合功能呢?那就是接受了《圣经》的指引。西哲的确定性思维方式,相容於如来佛的广义的实证要求,缘由是如来佛的实证思维方法,是其基础手段,而般若智慧则更接近思维源生的底层,无法证明。在比较学意义上,原文作者选取对象是正确的,也是契合的。】
好评,已阅读并点赞,有时间,请回访我的两部作品哦
作品很不错,已好评,欢迎回访给个好评
亲,我已经阅读并点赞,我的《同行》,欢迎回访支持哈!